东盟数据中心

东盟系列峰会:区域一体化和大国外交再上新台阶

      中国网讯11月18-20日,第21届东盟峰会、第15次中国-东盟(10+1)领导人会议、东盟与中日韩(10+3)合作15周年纪念峰会和第7届东亚峰会等系列峰会召开。美国、中国、俄罗斯、日本、韩国、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的领导人齐聚柬埔寨金边,多边与双边外交活动令人目不暇接,东盟一时成为地区乃至全球大国的“外交中心”。万众瞩目之下,东盟系列峰会成绩斐然,东盟为主导的东南亚区域一体化和亚太经济合作再上新台阶,东盟与多个大国的关系呈现“芝麻开花节节高”的喜人局面。不过,系列峰会欢喜与热闹背后,东盟一体化进程中仍面临不少挑战,2015年如期建成共同体任重道远,东盟如何妥善处理与诸多大国的关系、维护好地区合作的主导权,需要更成熟的外交技巧。
  东盟区域一体化的稳步前进
  东盟的一体化涉及到经济、政治、安全和文化等等方面,2010年4月在越南召开的东盟第十六届峰会重申要尽快落实《东盟宪章》内容,在2015年建成由政治安全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和社会文化共同体为三大支柱的东盟共同体。距离目标时间越来越近,2012年的第21届峰会,是东盟建设共同体的关键一年。因此,东盟峰会任务艰巨,东盟峰会的一系列预备会议和高官会议甚至取消中间休息,延长会议时间。本届东盟峰会主题是“东盟:一个共同体,共同的命运”,开幕式上,东盟10国领导人及其他与会代表首先起立齐唱东盟会歌《东盟方式》。峰会签署《东盟人权宣言》,发布的主席声明强调加快共同体建设。从此次东盟峰会的议程和成果来看,东盟共同体建设正朝着更深化、更细致、更人性化的方向发展,最突出的表现是展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待共同体建成后,东盟将从较松散的、以经济合作为主的地区联盟,变成一个成员国在各领域关系更紧密、实现一体化的区域组织。对内可提升成员国发展水平,改善民众福利。对外,东盟作为一个整体出现在国际社会,可以更有力地维护成员国的权益,可以更高效地推动东亚地区合作,提升区域合作的速度和质量。而且,东盟共同体一旦建成,将是世界范围内继欧盟之后的第二大区域组织实体。
  东盟在处理有争议的问题时,显得更为成熟,成员国更能以内部团结和区域一体化的大局为重,在处理南海等存有分歧的议题时,采取更为温和、理性的方式。东盟外长一致认为,持续胶着的南海问题不该成为主宰峰会议程的议题,并认同保持克制的必要,以避免出现紧张情势。新加坡外长尚穆根表示,峰会有关南海问题的讨论“不多”且“相对温和”。他指出,在2015年建成东盟共同体是东盟最根本的目标之一,因此应确保会议不被“其他课题”引入歧途。外界有理由相信,一个更为团结、理性、成熟的东盟,在一体化进程上的步伐会更快、更坚定,会更游刃有余地处理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利用好“区域内外两种资源”,更坚定地推动东亚区域的自贸区建设和经济一体化进程。
  大国外交的新亮点
  东亚峰会显示,大国领导人纷至沓来,举行多场多边和双边会晤,东盟正成为大国外交的“宠儿”,成为大国合作的新平台,其重要性似乎不亚于“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因为东亚峰会所取得的成绩比APEC更丰硕,为大国领导人提供的会晤机会比“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要更集约、更具针对性。
  系列峰会上的东盟大国外交主要有“两大会”:一个是第15次中国-东盟(10+1)领导人会议、东盟与中日韩(10+3)合作15周年纪念峰会。这是此次对话会的最大亮点,便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egionalComprehensiveEconomicPartnership,RCEP)的新进展。RCEP是东盟提出、并由其主导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是成员国间相互开放市场、实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一种组织形式,其将覆盖16国的30亿人口,区内经济总量接近20万亿美元,有望成为全球规模最大、贸易自由度较高的自贸区。这将会给亚太经济注入新活力,其谈判过程中确立的规则和路径取向,还将对亚太自贸区建设乃至全球经贸格局带来深远影响。东盟推动的东亚乃至亚太范围内的RCEP合作,获得中日韩的支持。中国总理温家宝20日表示,中国将全力支持东盟推进RCEP建设,显示中国支持东盟推动的区域一体化进程。
  东亚峰会内外展示了东盟大国外交的巨大魅力。此次东盟大国外交最为瞩目的亮点是奥巴马、希拉里•克林顿和帕内塔等“美国三巨头”同赴东盟。奥巴马2012年11月连任后,携国防部长和国务卿同时到访柬埔寨金边,高调参加东亚峰会,并顺访泰国柬埔寨缅甸。美国总统出访亚洲的目的地全部在东南亚,在美国外交史上极为罕见,因为美国新任总统的受访对象经常是重要盟国。奥巴马此行显示了美国对东南亚和东盟的高度重视,并表示此后将会经常访问东南亚。这种重视程度似乎令日本、韩国等美国的铁杆盟友都自叹不如。然而,东盟推动地区一体化进程,并维护好地区合作的核心推动者地位,至少面临下列突出挑战。
  其一,东盟自身的共同体建设都面临着不少困难,如成员国内部合作不够、互联互通建设资金匮乏、消除贸易壁垒困难重重等等。东盟再想顺利推动RCEP,也面临诸多挑战,其中一个难以回避的难题便是各方的政治信任问题,因为要达成相关经济合作协议,首先需要各国有良好的关系,对共同目标有一致的认知,愿意做出让步乃至牺牲来实现共同目标,经济合作最终要靠政治手段来推动,本质上还是个政治问题。但是,区内国家间的关系复杂,日本挑起钓鱼岛主权之争引发中日关系紧张,日韩岛屿之争搞得两国“面红耳赤”,东盟成员国内部的关系也不是太好,泰柬边境纠纷不时爆发,缅甸宗教族群冲突导致其与印尼马来西亚等穆斯林国家不睦。东盟在调解地区国家间关系上难有作为,让16国好好谈判,做出巨大让步,绝非易事。东盟作为区域经济合作的核心推动者,需要发挥其影响力,想方设法协调好区域内各国的关系,帮助化解矛盾,只有理顺东亚国家之间的关系,更大范围、更具实质意义的东亚经济合作才能真正开花、结果。这对东盟是个不小的难题。
  其二,奥巴马不断强调美国“重返东南亚”,重视与东盟的外交关系,背后还有一层含义,便是强化美国在东南亚的力量存在,显示其对东南亚、东亚乃至亚太地区的强大影响力,制衡印度、俄罗斯、中国、日本、韩国等地区大国在东南亚迅速上升的影响力。美国的“重返”有利于东盟完善大国平衡的外交格局,有利于东盟借助美国力量维护地区稳定,有利于东盟从更多大国获取更多利益。然而,美国是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其外交政策的目标之一便是防范其他国家和组织挑战其主导世界事务的能力,美国强势参与东盟主导的地区合作机制,也有伺机主导地区事务的目的。美国至少有影响东亚经济合作的能力。比如,美国正在积极推进跨太平洋(601099)经济合作伙伴协定(TPP)的谈判,拉拢泰国越南新加坡东盟部分国家参与,这会不会掣肘东盟经济一体化进程?阻碍RCEP的推进?这是不是体现着地区经济合作模式和主导权的争夺?再从东亚峰会的组成国来看,美国与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是盟友关系,美国与印度是“战略伙伴”,美国一旦真想在东亚峰会上强势推动一些议题,有时会令东盟很难堪、很失落。东盟如何在美国愈发强势介入的情况下,维护好地区合作主导权的地位,是其需要认真考虑的战略问题。

【东盟新闻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