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尼合作树立国家间发展友好关系典范
2018年5月6日下午,应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维多多邀请,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乘专机抵达雅加达苏加诺-哈达国际机场,开始对印度尼西亚进行正式访问。此次李克强总理访问印尼取得了丰硕成果,夯实了中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和印尼“全球海洋支点构想”对接的基础。
印尼是个海洋大国,由约17508个岛屿组成,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疆域横跨亚洲及大洋洲,有“万岛之国”的美称。它扼守马六甲海峡、巽他海峡、望加锡海峡、龙目海峡和马鲁古海峡等世界五大海峡及三大海上咽喉要道,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其中,马六甲海峡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战略要道,位于马来半岛和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之间,是连接南中国海和安达曼海的一条狭长水道,欧洲、亚洲和非洲的海上交通纽带,被称为“东方的直布罗陀”。鉴于上述关键的地缘战略地位,印尼对于建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2013年10月3日,习近平主席在印尼国会发表演讲,强调中国愿与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发展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印尼总统佐科2014年10月上台后不久即提出“全球海洋支点”战略构想,这表明印尼国家发展战略已经开始从以往的重视陆地转向重视海洋。其中,海洋基础设施建设和捍卫海洋主权成为印尼“全球海洋支点”战略构想的两条主线。由于双方有着共同的利益、相似的理念以及互补的需求,在框架内中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和印尼“全球海洋支点构想”对接后,合作之路将会越走越宽。
首先是基础设施的合作。“全球海洋支点”愿景的核心内容是促进基础设施建设,也是项目落实的着力点和重要评价指标。印尼政府未来五年计划投入巨资改建新建公路铁路8600公里,大坝49座,大容量发电站及多个商业和非商业港口,并采购相关船只。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佐科提出的“海上高速公路”概念,它要求印尼成为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通衢,同时能够有效联通本国内上万个岛屿,改变岛屿间互不相闻的局面。然而,印尼交通部长普迪•卡利亚在2017年11月16日雅加达举行的交通部2016年全国工作会议上称,印尼2015年至2019年的基础设施建设经费大约1283万亿盾,政府只能支付其中38.2%(约491万亿盾),资金仍有较大的缺口。相比之下,中国经过近40年的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与印尼进行合作的前景广阔。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和印尼在基础设施方面合作的典范是令人瞩目的雅万高铁项目。雅万高铁将连接印尼首都雅加达和第四大城市万隆,根据目前中印尼双方联合编制的科研报告,线路总长约150公里,将采用中国技术、中国标准和中国装备,设计时速为每小时250—300公里。建成通车后,从雅加达至万隆的时间将缩短为约40分钟。正是由于中国高铁成熟的技术优势,使其在与印尼的合作伙伴竞争中脱颖而出。
其次是工业项目的合作。中国是当今世界头号工业大国,拥有完整的工业体系。今天,世界上最先进的火电厂(超临界机组)、水电站(最大单机容量)、核电站(第三代与第四代核电站)、电网(特高压电网)以及最好的炼化厂之一(镇海炼化)等都在中国。居世界前列的煤制油工厂、石油开采技术、模锻压机、大件铸造技术及最大规格和最大承重的数控机床、首台智能化数控机床等也在中国。中国的陆工机械、海工机械、造船业的水平,都已处在世界先进行列。中国的4G通信技术标准已被国际接受,全球五大通信设备制造商,中国占有两席。中国的生物医药业也在快速发展。而印尼则是一个幅员辽阔且拥有丰富资源和劳动力的国家,具有发展工业化的强烈愿望和巨大潜力。最新签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印度尼西亚共和国政府联合声明》特别提到两国加强工业领域的合作,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和印尼“全球海洋支点构想”对接的框架下,两国在该领域合作前景广阔。
最后是强化在安全领域的合作。印尼是地震、台风、海啸、火山等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近几年流行性疾病、海盗、非法移民等问题也反复影响着印尼发展。实际上,目前国际非传统安全问题普遍具有复合性与跨国化,单靠一个国家难以有效解决。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陆海复合型国家,中国的疆域横跨世界岛的心脏地带和欧亚大陆的边缘地区,同样面临着非常复杂的安全形势。上述非传统安全问题也是中国必须面对的。作为地球表面最大的公共空间,海洋是非传统安全问题较为严重的高发区。除了海洋自然灾害以外,伴随着合法国际海洋贸易的不断增长,利用海洋进行犯罪的活动也在不断增加。贩卖人口、毒品、武器以及海盗武装抢劫船只等,都对海洋安全构成了威胁。海洋领域的非传统安全威胁是一种特殊的形式,从层次来看涉及国家、地区、全球等多个层次;从内容来看威胁复杂多样。因而海洋非传统安全问题已成为威胁全球安全的国际公害。在中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和印尼“全球海洋支点构想”对接的框架下,两国在《联合声明》中提到“提升防务、执法、禁毒、反恐、反腐、司法协助、引渡、网络安全等领域合作,维护两国及本地区共同安全,同意尽快签署预防和打击跨国犯罪及能力建设合作协议”,无疑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印尼海上力量主要用于应对各种非传统安全的挑战。印尼总统佐科上任后,政府利用海上力量对“非法”捕鱼行为采取了严厉的打击措施,难免与中国产生摩擦并影响双边关系。“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和印尼“全球海洋支点构想”对接后,两国将就海洋事务进行更为高效的沟通,类似事件将会减少甚至消失,使双边关系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快速发展。
由此可见,李克强总理此次访问印尼成果斐然,中国和印尼的双边关系将因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和“全球海洋支点构想”的成功对接更加密切。这在当今世界局势中显得非常难得,也为中国与东盟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树立了典范。
【东盟新闻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