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数据中心

中国东盟构建更紧密命运共同体

2021年是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在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纪念峰会上,中国与东盟正式宣布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这是双方关系史上新的里程碑。面对百年大变局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中国与东盟如何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

睦邻友好,合作典范

回顾中国东盟关系30年发展历程,可以看到,双方互信不断深化,合作日益广泛。

冷战结束,长期没有直接联系的中国与东盟同时发现了建立关系的重要机会。1991年,中国提议与东盟开展对话,东盟积极响应。1992年,东盟将中国确认为“磋商伙伴”。1996年,中国成为东盟的全面对话伙伴。1997年,中国与东盟举行首次领导人会晤,会后双方发表联合声明,确立了“中国与东盟面向21世纪的睦邻互信伙伴关系”。

进入新世纪,中国与东盟合作逐步实现机制化。双方签署了一系列定位双边关系的重要文件。从1997年开始,双方每年举办中国—东盟 (10+1)合作领导人会议,并建立了外交、经济、交通等10余个部长级对话机制,形成多层次、全领域的对话合作架构。

近年来,中国东盟合作持续扩展深化。双方完成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谈判,共同推进“2+7合作框架”,“一带一路”建设如火如荼。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中国与东盟及时召开外长会议、领导人线上会议等进行对话,采取联合行动,有效控制疫情、复工复产。双方贸易投资逆势增长,2020年东盟成为中国最大贸易伙伴,中国则连续12年保持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

中国东盟合作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主要原因是双方长期形成的对话精神。正如习近平主席在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纪念峰会上所总结的:相互尊重、合作共赢、守望相助、包容互鉴。这是中国与东盟的原则共识和互信基础,让中国东盟关系成为世界睦邻友好的典范和东亚区域合作的示范。

放眼未来,创新升级

未来,基于正式建立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双方将如何进一步紧密合作?

政治上,要坚持对话,增强互信。中国与东盟在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上有巨大的共同利益和广泛共识。一些域外大国出于其霸权利益和冷战思维,力图在亚太拉帮结派,逼迫东盟国家选边站队。对此,中国和东盟必须保持对话,巩固互信,协调立场,坚持“亲诚惠容”外交理念,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守护地区和平稳定。

安全上,要扩大共识,深化合作。面对日益复杂的地区和全球安全形势,中国和东盟应共同探索,要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深化防务、反恐、海上联合搜救和演练、打击跨国犯罪、灾害管理等领域合作,共同应对本地区各类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挑战。

经济上,要包容发展,聚焦创新。双方应加强发展合作,分享减贫经验,推动澜湄合作与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的对接,实现均衡包容发展。同时,应进一步加强投资合作,促进产业链供应链互联互通,推动产业链价值链相互融合,共同维护其安全稳定。尤其要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机遇,拓展新领域合作,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人文上,要交流互鉴,培养认同。中国与东盟国家不同文化相互融合、交相辉映。双方要用好这一优势,深化交流互鉴,共同消除“文明冲突论”等杂音干扰,倡导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促进地区人民形成命运共同体认同,在未来的风云变幻中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作者系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战略研究所副研究员)

东盟新闻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