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发展:优势互补相得益彰
4月27日至28日,第32届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峰会在东盟轮值主席国新加坡举行。东盟亚国家在会议共识文件中表示,东盟在世界变幻莫测的背景下步入了发展新阶段,应加强团结和发挥其在地区合作中的中心作用,共同推进东盟共同体三大支柱下各项倡议实施。
在峰会会后发表的主席声明中,东盟国家表示对保护主义和反全球化情绪抬头的严重关切,重申东盟一贯支持多边贸易体系的立场,再度表达了支持以东盟为中心开放的地区主义原则立场。东盟各国领导人希望利用创新和技术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同意建设东盟智慧城市网络,并将选定26个城市作为试点。
28日,第15届东盟领导力论坛也在新加坡召开,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执行理事长许宁宁在发言中指出,“一带一路”实施与东盟经济共同体建设有机结合可相得益彰,中国—东盟正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今年一季度,中国与东盟贸易额同比增长21%,在中国前三大贸易伙伴(欧盟、美国、东盟)中增速最快。
就出席第15届东盟领导力论坛的东盟国家代表关注的“亚洲世纪&一带一路倡议:我们何去何从?”许宁宁谈到,从大的方面来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并实施的五年多来,一系列合作信息和进展,包括:2015年3月中国政府发布并实施的“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2017年5月“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上中国领导人的主旨演讲和高峰论坛圆桌峰会发布的《联合公报》、近五年来中国跟有关“一带一路”国家签署的有关合作共识文件、实施的有关合作项目,给出了“亚洲世纪&一带一路倡议:我们何去何从”的答案,那就是:积极合作,共商共建共享。
许宁宁介绍道,目前,中国是柬埔寨、老挝、缅甸第一大外来投资国,是马来西亚、泰国的第二大外资来源国,是印尼第三大投资来源国,在越南居第四位。2017年,中国企业对菲律宾投资增长67%。中国对新加坡的投资占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总额的三成,而这些资金最终多数被投入其他亚洲国家。当前在文莱的境外投资者中,中资企业是生力军。中国企业的投资有利于拉动东盟经济增长。
针对有人担心实施“一带一路”合作倡议会影响东盟在地区的中心地位,这是东盟面临的挑战,许宁宁认为,一是中心地位是包括东盟在内的区域各国认同的,包括日、韩,中国是最早表示支持东盟在区域合作中的中心地位,并且一直坚持这一主张。二是实施“一带一路”倡议有利于东盟共同体建设、东盟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东盟的日益繁荣才能不断巩固中心地位,中心地位的确立不是靠保守,而是需要开放和广泛的积极合作。东盟巩固中心地位,需要积极牵头推动RCEP谈成,需要东盟自身大力推动共同体建设,需要通过推进一系列合作获得地区各国的积极支持。
今年是中国—东盟创新年。许宁宁谈到,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创新,需要走出成见,拓展思维;需要高瞻远瞩的视野、敢为天下先的胆魄、力克艰辛的毅力;创新成果需要以务实行动、积极行动来予以实现,需要做细做实。双方有条件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开展合作,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正在与东盟有关国家商议此事。
许宁宁专门从事了26年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促进工作。他表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中国—东盟睦邻友好合作,为我们各自国家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和众多商机,也为亚洲乃至世界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优势互补,相得益彰,中国—东盟必将长期互利共赢发展。
【东盟新闻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