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数据中心

南海企业迎来东盟市场新机遇

  记者从佛山海关驻南海办事处(下称“南海办”)了解到,近日南海办签出第1000份新版中国东盟自贸区原产地证书(俗称“FormE”)。该份证书由佛山市存盛进出口有限公司为一批输往印度尼西亚的马口铁申请,货值约为7.2万美元。凭此证书,该批货物预计将享受约5400美元的关税减免优惠。

  820日,中国东盟自贸协定“升级版”正式实施。当天,南海办为广东省拉迪达科技有限公司出口到印度尼西亚货值约12.74万美元的摇椅签发了新版“FormE”,这是南海辖区签发的首份新版中国东盟自贸协定原产地证书。凭此证书,预计该企业将享受到约2.54万美元的关税减免优惠。

  据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东南亚国家联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自200411日开始实施,曾于201511月进行第一次修订,如今时隔4年再度“升级”,成为我国首个完成第二轮升级谈判的自贸协定。目前,中国东盟自贸区货物贸易自由化水平已经很高,双方出口的近95%的产品实现了零关税。

  记者获悉,此次升级版证书在签发程序、证书填制、原产地标准等方面均较之前有较大变化,更加科学灵活。其中,运输途中经香港或第三方中转的货物,不再需要出具中转证明文件或联运提单,仅提交满足直接运输规则的全程运输单证即可。这一简化既能有效提升通关效率,又能为企业省去一大笔办理中转证明的人力和资料费用,大大节约了企业成本。

  同时,协定升级后还解除了货物项的数量限制,取消20项的上限限制,解决了原来因项数限制导致的证书货物列项信息与合同发票不一致,甚至引起目的国海关退证核查、取消关税优惠等不良后果的难题。而原产地标准的选项则由3个增加到5个,划分更明晰,更有助于申请企业精确地对产品原产地情况进行分类和描述。企业对货物原产情况描述准确率将会大大提高。

  据南海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升级版”协定生效后,生产商和出口商均可申请“FormE”证书办理,且对中转证明、证书填制和原产地规则等信息进行了优化,能有效减少目的国海关对原产地证书内容的质疑和退证核查,出口货物的关税优惠得到保证,充分将自贸协定的优势转化为企业扩大出口的优势。

  据悉,自820日至930日,南海办累计签发了1339份“升级版”中国东盟自贸协定原产地证书,同比增长13.1%;出口货值近6032万美元,同比增长22%;预计可为企业减免关税逾600万美元。截至930日,南海办今年共签发各类原产地证书2.42万份,涉及金额约8.98亿美元,为企业出口产品减免关税约5467万美元。

【东盟新闻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