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中国-东盟金融信息服务平台 助力人民币国际化
19日,“2017海上丝绸之路(海南)金融高峰论坛”在海口举行。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总裁助理吴学俊在“人民币国际化与‘一带一路’”平行分论坛上表示,建设中国-东盟金融信息服务平台将助力人民币国际化。
吴学俊表示,人民币国际化需要一个突破点和示范区,而东盟或许能成为人民币走出去的第一站,人民币在东盟地区的应用具有天然优势。目前在边贸往来中,越南、缅甸、老挝等国家更多地使用了人民币进行交易。同时在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往来中,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国家使用人民币结算也日益频繁。
吴学俊认为,大力发展跨境电子支付,如支付宝和微信在境外的使用,有利于境外旅游业频繁使用人民币,增加人民币在境外的流通量。
据介绍,新华社一直致力于中国东盟信息服务的建设,提出和东盟共建五大平台,包括基础设施平台、技术合作平台、经贸服务平台、信息共享平台和人文交流平台,中国经济信息社承担了建设中国–东盟金融信息服务平台的重任。
为了建设中国–东盟金融信息服务平台,吴学俊表示,目前初步规划有三大体系,包括信息发布共享体系、企业信用评价体系、舆情信息监测体系。通过三大体系的建设,为中国金融机构深入东盟国家金融市场,为中国企业在东盟国家的投融资提供服务支撑,助推人民币在东盟地区的交易使用。同时,还发布了中国-东盟货币指数,该指数是全球范围内唯一着力关注中国与东盟地区间的区域性货币指数。
本次论坛由海南省海口市人民政府和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主办,海南省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和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指导,中国经济信息社海南经济研究中心和中国金融信息网承办。
【东盟新闻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