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数据中心

马来西亚华裔政治家曾永森:为中马建交牵线搭桥

  中国与马来西亚两国建交至今已有45年,两国关系整体稳步发展,经贸往来、人员交流日益加深。但是在上世纪70年代之前,两国关系在冷战格局等因素影响下,尚未得到改善。直到1971年,中国举办“亚非拉乒乓球锦标赛”并邀请马来西亚参加,才有了改善关系和建交的契机。在这段“乒乓外交”的历史中,马来西亚的一位华裔政治家——被誉为马来西亚的“基辛格”的曾永森先生,在中马建交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率团参与“乒乓外交”

  进入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得到改善,而在东南亚,首先与中国积极改善关系的正是马来西亚

  曾永森接受访问时说:马来西亚拉扎克总理认为虽然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两者在主义上不同,但是可以相处,互相合作,没必要对抗。恰逢此时,中国推行‘乒乓外交’。当时我是拉扎克总理的副手,国政的秘书,也是马来西亚乒乓球总会的会长,受邀请到中国参加‘亚非拉乒乓锦标赛’。

  政府批准曾永森率团参加比赛,曾永森受到时任中国外交部长姬鹏飞等人的接见,会谈甚佳。在这个过程中,曾永森将拉扎克总理的亲笔信带给了中国领导人。

  代表马方多次谈判

  1971年亚非拉乒乓球锦标赛之后,两国开始谈判。但是其中过程曲折。

  1973年,曾永森向中国乒乓球代表团发出邀请。他曾回忆说:“当时乒乓代表团的领队是庄则栋,同时也有中国外交部亚洲司的副司长随团。来了之后,谈了再谈。1973年秋天,总理让我亲自去跟中国代表谈一下,总理说:‘我们没有邦交,接触也会成问题。’所以我就找到我们的商人,因为我们的商人跟中国有关系,加上中国有一家保险公司在马来西亚吉隆坡有分行,分行的经理是我的朋友,所以我托他们两位:‘根据我们总理的交代,你们能不能接触安排一下。’”

  解决30万华裔国籍归属

  双方在香港接触见面,发现两国建交的大问题是马来西亚30万华裔还没有成为马来公民。

  曾永森认为:“根据两个国家的宪法,两个国家都不承认双重国籍,那么一建交,30多万的华裔就难以成为中国公民。”曾先生建议两国先建交,在建交后,华裔自愿选择申请国籍,而中国方面在经过商讨后也同意了该方案。

  在解决问题后,1974年5月拉扎克总理接受中方邀请,访问中国,5月31日中马发表联合公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在冷战的大背景下,东南亚地区中马来西亚第一个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这需要很高的政治智慧,正是周恩来、姬鹏飞和拉扎克、曾永森等政治家的努力,推动了中马关系的改善,为两国关系的良好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两国关系的发展中,华裔也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特别是以曾永森为代表的一代马来西亚华人在中马关系发展中起到了桥梁和纽带作用。

【东盟新闻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