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区域一体化进程迈上新台阶
东盟基金会执行主任艾伦·谭表示,该项目旨在帮助东盟成员国领导人建立更紧密、更多元的关系网,以应对区域一体化进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挑战。2016年的首批70位参与者将来自成员国内各行各业,“这些分散在金融、制造、学术、社会服务等领域的负责人或高管,能够以该项目为优势资源整合的平台,围绕‘如何让城市更智能’这一年度任务,交流经验并制定协同行动方案”。与此同时,该项目将与高校对接,促进学子们直接与各行各业的领导人开展对话、建立联系,为未来的区域领导人间实现代际更替夯实基础。
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教授、亚洲学研究中心副主任赵银亮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东盟领导人项目是东南亚各国基于东盟地区整体发展面临的新情势、新问题,所提出的深化地区一体化的倡议与实践。在提升东盟各国的地区合作与协调能力,以及未来发展中所面临的地区安全、跨界治理、经济融合等议题展开对话与磋商。该项目的启动,将为地区一体化注入新的活力,为地区合作机制的创新增添新的动力。
2015年12月31日,东盟轮值主席国马来西亚外长阿尼法发布声明说,东盟共同体当天正式成立。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陆慷当天表示,中方热烈欢迎东盟共同体建成。他说,这是东盟一体化建设的里程碑,也是亚洲建成的首个次区域共同体,标志着东亚合作水平迈上新台阶。
东盟共同体所蕴含的经济活力不容小视。据记者了解,现在,东盟的经济总量达到2.5万亿美元,已经是世界第七大经济体,且有望继续实现跨越式发展。有预测显示,按照当下的发展速度,东盟将在2020年成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
在《东南亚地区发展报告(2014—2015)》中,从四个方面来评估东盟共同体建设的成效。第一,东盟的国际地位和国际竞争力近年来不断提升。2014年东盟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57万亿美元,进出口贸易额为2.5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七大经济体、世界第四大进出口贸易区。第二,单一市场和生产基地已初具规模。在东盟区域内,关税和非关税壁垒逐步取消,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谈判加速推进,同时放宽了对投资部门的限制。第三,区域政治发展和安全合作取得进展。第四,东盟区域社会文化建设成效明显,特别注重在民众特别是青年人中培养东盟身份认同意识。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浪潮,东盟的区域一体化进程不断加速,东盟成员国一直在为实现一体化而努力。随着东盟正式宣布建成东盟共同体,东盟区域一体化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与欧盟一体化进程不同的是,东盟选择了三个支柱建设齐头并进,即同时建成政治安全、经济、社会文化三大共同体,这既是亚洲历史上首次建成次区域共同体,更是地区一体化发展模式的创新实践。
东盟地区领导人项目也将从各个方面推动地区一体化进程。赵银亮表示,将加强东盟合作发展的机制化建设。在已经存在的合作机制基础上,通过采取切实措施,努力缩小东盟各国的发展差距,并寻求通过与包括中国在内的邻国加强沟通,推动次区域合作项目的开展。
“同时,推动地区发展与其他大国发展战略对接。该项目将与中国、美国、印度、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开展密切合作,推动经贸合作升级,推动地区产能合作。东盟多数国家正在进行快速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该项目的开展将为东盟产业升级、地区一体化注入动力。”
“深化地区的人文交流与合作。东盟领导人项目将建立一系列人文交流、人才联合培养、企业和学界高端论坛等合作机制,深化既有的合作安排,为地区一体化的深入提供智力支持和组织保障。”赵银亮补充道。
赵银亮指出,在战略安全领域,该地区各国面临着地区权力格局重构、非传统安全议题突出、大国博弈与东盟内部安全观的分化等问题严峻。经贸合作方面,地区各国面临着不同层次、不同范围的合作机制并存、互相钳制的问题。如何在不同国家主导的地区合作制度安排上作出选择,如何深化既有的、包括“10+1”、“10+3”在内的地区合作机制,同时又保持与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战略伙伴关系(TPP)的密切关联,都是摆在这个拥有6.2亿人口、约2.4万亿美元的联合经济体面前的重大挑战。
2016年2月16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也在美国东盟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透露,中国与东盟将于2016年9月举行建立对话关系25年纪念峰会,中方坚定支持东盟共同体建设,在继续深化中国—东盟全方位合作的同时,致力于帮助东盟缩小发展差距,促进地区共同发展。
【东盟新闻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