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成为湖南第3大出口市场 双边贸易近11亿美元(2011/6/30)
此间发布的2011年《湖南蓝皮书》指出,东盟成为湖南第三大出口市场,2010年双边贸易总额达10.6亿美元,湖南与东盟经贸合作蓬勃发展前景令人期待,东盟有望成为湖南开放型经济的起跳板。
蓝皮书指出,东盟是湖南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之一。近年来,双方贸易投资持续增长,一批湖南企业和产品成功抢滩东盟市场,为推进双方一步扩大合作打下了基础,积累了经验。随着自贸区建设不断推进,合作的前景更加令人期待。
近年来,东盟与湖南双边经贸合作持续快速发展,东盟既是“走出去”的重要目的地,也是最早的外资来源地之一。东盟是目前湖南企业对外投资最集中的地区,也是湖南民营企业走出去的首选目的地。截至2010年底,湖南累计对东盟投资企业182家,共计合同投资额3.98亿美元,中方合同投资额3.07亿美元。在经核准的182家对东盟投资企业中,96%是由民营企业投资设立的,共计合同投资额3.83亿美元。
目前,东盟10国均有湖南人投资设立的企业,数量最多的是老挝、越南和泰国,上述182家企业中84%落户这3个国家。投资领域主要涉及矿产开发、机械制造、农产品加工、电器制造和商业零售等。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特变电工等企业在东盟设立了售后服务基地,隆平高科在菲律宾设立了杂交水稻研发推广基地。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邵东人为代表的一批湖南人通过边境贸易和亲友相带的形式到老挝、泰国、越南、缅甸等国经商创业,抱团发展,实力不断壮大。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光在老挝的邵东人就有5万之多,湖南人在泰国注册的企业达到500余家。
截至2010年底,东盟各国在湖南投资项目287个,实际到位外资100034万美元。投资来源地以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为主,投资领域涉及制造业、房地产、商业服务、农牧业等产业。2010年东盟在湖南投资合同外资18726万美元,同比增长33.7%。
另外,东盟与湖南双边贸易也实现了快速增长。从2003年到2009年,湖南与东盟贸易总额年均增长19.8%,高于同期湖南对外贸易年均增速。东盟成为湖南第六大贸易伙伴,并超越香港和日本,成为湖南第三大出口市场。2010年双方贸易总额达到10.6亿美元,占全省贸易总额的7.7%。从湖南对东盟进出口商品结构看,出口额排前5位的是货运机动车辆、无缝钢管、钢铁、纺织品和烟花爆竹,其中福田长沙汽车厂对东盟出口汽车就达9000辆;从市场结构看,贸易额排前5位的是越南、印尼、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其中与越南的贸易超过2亿美元。
蓝皮书认为,从贸易现状来看,双方各具优势,扩大合作还有很大空间。近年来,东盟各国已经成长为亚太地区重要的新兴市场。而目前湖南正处于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湖南的货运车辆、机械设备、钢材、纺织服装、日用百货在东盟国家有不错的市场需求。在柬埔寨、老挝等低收入国家,一些在中国过时的产品,如手扶拖拉机、柴油机、碾米机、农用运输车等,也很有市场,化肥、农药等也颇受青睐。从吸引投资来看,湖南对新加坡、文莱、马来西亚、泰国等东盟国家投资者的吸引力不断提高,引进战略投资者、承接产业转移的前景看好。
此外,蓝皮书还强调了东盟市场对于湖南的的重要性和价值:第一,它是与湖南地缘距离最近、历史人脉关系最亲、发展基础最好的一块海外市场,而且自贸区建设带来了很多实实在在的商机,因此是最容易取得突破的一个市场。第二,东盟市场内部发展很不平衡,多元化、差异化特征明显,几乎就是一个微缩的全球市场,对于湖南开拓国际市场有演习场、试验田的作用。第三,东盟与日本、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有自贸协定,部分产业可以“借道”东盟,绕开贸易壁垒,曲线进入国际市场。
最后,蓝皮书指出,当前,湖南开放型经济发展正处于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自贸区建设是湖南开放型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机遇,湖南人应继承和发扬先辈“下南洋、闯天下”的传统,以四海为家、敢闯敢拼的创业精神,以推进全面合作为目标,以投资贸易为重点,积极稳妥“走出去”,千方百计“引进来”,将东盟市场作为全省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作为全省外贸市场多元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开拓国际市场的演习场和起跳板,不断拓展和深化与东盟各国的互利合作。
【东盟新闻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