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亚太区域合作中的新动力(2011/11/24)
东盟逐渐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决策和行动方式,即“协商一致,不干涉内政,循序渐进和兼顾各方利益”,也被称作是“东盟方式”。
近日,第19届东盟峰会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峰会通过的声明指出,将继续加强东盟共同体建设,确保区域结构和区域环境有利于发展,加强东盟在全球经济合作和发展中的作用。声明强调,未来东盟将继续致力于推动东盟政治安全一体化、经济一体化和社会文化一体化。
根据建立东盟共同体的总体思路,东盟将加强在全球经济中的参与,增加农业投资和能源多样化。以东盟峰会为基础的第6届东亚峰会也于当地同期举行,随着俄罗斯和美国的加入,东亚峰会所体现的“10+X”多边对话机制进一步扩展,对话国达到了18个,成为继近期APEC会议后,全球又一引人瞩目的焦点,东盟在亚太区域合作与对话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发展历程
逐渐成为引人瞩目的地区经济体
东盟自贸区的目标是促进东盟成为一个具有竞争力的基地,以吸引外资;消除成员国之间关税与非关税障碍,促进本地区贸易自由化;扩大成员国之间互惠贸易的范围,促进区域内贸易;建立内部市场。
1961年,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3国在曼谷成立“东南亚联盟”。1967年,印度尼西亚和新加坡加入,5国共同签署了《曼谷宣言》,宣布成立“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随后,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3国同意由东盟取代“东南亚联盟”,并将其发展成为一个政府间、区域性和一般性的国际组织。此后,随着文莱、越南、老挝、缅甸和柬埔寨的陆续加入,到1999年东盟实现了东南亚主要国家全部加入的目标。
在东盟建立并发展的过程中,特别注重了以下方面的建设:
政治安全领域。1976年,东盟第1次领导人会议通过了《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和《东南亚国家联盟协调一致宣言》,对东盟的组织结构、决策程序及成员国接纳等具体事宜作出规定,确定了谋求地区和平与稳定的目标。1971年,东盟外长特别会议签署了《和平、自由和中立区宣言》,为东盟国家赢得长期和平打下了基础。
经济领域。随着冷战的结束,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发展经济成为摆在各国面前的首要任务,东盟国家也面临着这样的挑战。1992年,东盟各国领导人达成共识,发表了《新加坡宣言》,通过了《有效普惠关税协定》和《加强东盟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从1993年起,在15年内建成东盟自贸区。1998年,东盟决定将建成自贸区的时间提前到2002年。文莱、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6个经济较为发达的东盟国家于2002年将多数产品的区内关税降至0至5%,新入盟国家则有一定的宽限期,越南于2006年、老挝和缅甸于2008年、柬埔寨于2010年最终实现了0至5%的共同关税目标。自贸区的目标是促进东盟成为一个具有竞争力的基地,以吸引外资;消除成员国之间关税与非关税障碍,促进本地区贸易自由化;扩大成员国之间互惠贸易的范围,促进区域内贸易;建立内部市场。此外,在加强自身经济一体化的同时,东盟还积极协调各成员国的对外经济政策,力争在亚太经合组织和其他国际经济组织中统一立场,“用一个声音说话”,逐渐成为引人瞩目的地区经济体。
通过在上述领域的团结合作,东盟不断发展壮大,经济实力和影响力明显增强,东盟以其5.6亿的人口、446万平方公里的区域面积、1.5万亿美元的GDP总量,日益成为东南亚地区政治安全、经济和社会文化合作的重要组织。然而,东盟并未因此满足和止步,欧盟的典范作用让东盟有了新的目标。2007年1月,第12届东盟峰会决定在2015年建立以安全、经济和社会文化共同体为支柱的东盟共同体。同年,东盟各国签署了《东盟宪章》和《东盟经济共同体蓝图宣言》。《东盟宪章》于2008年年底生效,正式明确了建设东盟共同体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而《东盟经济共同体蓝图宣言》则再次重申了东盟经济一体化建设的总体规划。从各方面来看,东盟建设共同体的目标是从经济合作逐步过渡到政治、经济、安全和文化的全方面合作,在加强内部联系沟通和交流的同时,强化整体对外力量,从而维护成员国的国际地位及利益。
活跃表现
经济合作已上升到金融层面
亚洲区域外汇储备库的建立不但对维护亚洲地区经济金融稳定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将影响到其他地区乃至全球的金融体系演变。
2009年8月,中国和东盟签署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投资协议”。2010年1月,中国—东盟自贸区启动。这是东盟作为一个整体建立的首个对外自贸区,它开创了国际区域经贸合作的新典范。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后,中国和东盟的贸易占到世界贸易的13%,该自贸区
成为一个涵盖11个国家、19亿人口、GDP总量超过7万亿美元的经济体,是目前世界人口最多的自贸区,也是发展中国家间最大的自贸区。
除了积极与中国发展关系,东盟作为一个整体还活跃在亚太的舞台上,它与美国、日本、欧盟、俄罗斯、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韩国、印度9个国家及组织建立了对话伙伴关系,并倡导和推动了东亚区域合作。1994年,东盟在与对话国会议的基础上发起召开了东盟地区论坛。同年10月,东盟倡议召开亚欧会议,促进东亚与欧盟的合作。
1997年,东盟与中日韩召开首次“东盟+3”领导人会议。1999年,东盟倡议成立东亚—拉美合作论坛。2005年,在东盟的主导下,首届东亚峰会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举行。东盟系列峰会包括:东盟峰会、东盟与中日韩3个对话伙伴国即“10+3”峰会、东盟与中日韩3国中每个国家的“10+1”峰会、东盟与中日韩印澳新(西兰)即“10+6”以及“10+8”峰会(新加入美国和俄罗斯)。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亚洲金融危机以及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打击下,东盟遭受重创,也萌生了建立“亚洲货币基金”的想法。2009年,东盟与中日韩财长在巴厘岛会议上就规模为1200亿美元的亚洲区域外汇储备库的建立达成重要共识,并着手启动这一多边货币交换机制。这一合作行动表明,东盟与区域内国家的经济合作已经上升到金融层面,不但对维护亚洲地区经济金融稳定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将影响到其他地区乃至全球的金融体系演变。
内部问题及外部挑战
各国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互补性不明显
欧美市场的迅速萎缩严重削弱了东盟经济的增速,对其内部经济的稳定构成了巨大影响,增加了未来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
虽然东盟在一体化进程、区域经济合作、地区政治安全领域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它仍面临很多的内部矛盾及外部挑战。
第一,东盟成员国内部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东盟的10个成员国中,大致可分为4类。其中新加坡、文莱算第一梯队,主要以港口贸易、加工贸易和资源输出为经济支柱,国民收入较高,现代化程度较高。马亚西亚、泰国、菲律宾、印尼算第二梯队,它们利用20世纪60年代日本的产业转移迅速发展起来,但仍属发展中国家。越南算是第三梯队,近年来发展迅猛。缅甸、老挝、柬埔寨是第四梯队,战乱及毒品贸易影响了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在这4个梯队中,既有人均GDP达3万美元的新加坡,也有人均GDP不到400美元的缅甸、老挝、柬埔寨,这种不平衡给东盟国家内部经济政策的协调带来困难。
第二,部分国家间的经济结构过于相近,互补性较差。经济优势的互补是区域经济实现整合的先决条件,而东盟国家在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方面互补性不明显。东盟成员国大都推行出口导向战略,出口产品多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近年来又大都转向下游的电子信息产品,东盟国家在国内经济结构和出口产品结构上呈现出雷同化的特征。亚洲金融危机中暴露出的东盟国家产业结构单一化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纠正,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科技投入不足、生产效率低下的弊病并没有根除。
从东盟发展的外部环境来看,过度依赖海外市场令其经济发展非常容易受国际市场波动的影响。20世纪70到80年代,东盟国家主要是为日本生产下游的电子产品,出口方面主要依赖日本市场。到了20世纪90年代,随着日本经济的衰退和美国新兴产业的兴起,东盟国家又开始严重依赖美国市场。亚洲金融危机以后,对美国市场的依赖性日益加深。2001年美国启动反恐战争,加上IT泡沫的破灭,美国国内需求趋于疲软,其消极影响也开始波及东盟国家,东盟的经济和对外贸易也相应滑落。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欧美市场迅速萎缩,这严重削弱了东盟经济的增速,对其内部经济的稳定构成了巨大影响,增加了未来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
挑战存在,机遇同样也存在。虽然面临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东盟仍然在困境中不断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东盟逐渐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决策和行动方式,即“协商一致,不干涉内政,循序渐进和兼顾各方利益”,也被称作是“东盟方式”。它不但为东盟的和平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其他区域组织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未来,东盟将按照《东盟宪章》和《东盟经济共同体蓝图宣言》设定的目标,朝着东盟共同体的方向不断取得进展,为区域经济发展与和平做出更为积极的贡献。
【东盟新闻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