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东盟共享互补性红利 经贸交往快速增长
新华网昆明6月6日电 题:中国东盟共享互补性红利 经贸交往快速增长
记者 赵大春 贾钊
在昆明举行的第九届东盟华商投资西南项目推介会暨亚太华商论坛上,来自中国以及东盟各国的商人、学者、官员纷纷表示,中国与东盟在自然资源、产业结构和生产能力等多个方面都具有较强的互补性。近年来,双方不断加强在互补领域的交流合作,经贸往来不断深化,促进了双边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互惠共赢。
中国与东盟山水相连,经济社会发展的互补性强,越南、缅甸、老挝、柬埔寨自然资源丰富;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可与中国展开投资、技术交流和合作,这种产业间的互补,为双边贸易和相互投资提供了条件。
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立,中国与东盟双方约有7000种产品享受零关税待遇,这占到双方贸易产品的90%。关税的减让和非关税壁垒的减少,促进了中国与东盟贸易量的大幅增长。2010年,中国与东盟贸易总额高达2927.8亿美元,进出口额分别增长44.8%和30.1%,中国成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
在此次东盟华商投资西南项目推介会上,来自东盟的数百商家对到中国投资兴业表现出极大热情。记者在推介会现场看到,各个项目展台前都聚集了众多的东盟商人来进行咨询洽谈。
冠霖国际集团副总经理杨宗霖称,云南资源丰富,如资源类的矿业、农产品等方面都是比较有优势的行业,我们希望有机会进入,并计划将柬埔寨的大米、橡胶等带到云南来。
“我这次到云南来主要围绕农业项目寻找投资机会,希望能在云南的德宏投资林产品交易中心,或者农产品种植项目。”泰国中华会馆理事长、福隆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水龙称,中国和泰国经济发展具有较大互补性,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成,对双边贸易有相当大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多的泰国企业开始在云南寻找投资机会。2010年,中国与泰国的贸易额同比增长了38.5%。
中国侨商会常务副会长、印尼力宝集团董事局主席李文正分析,随着中国-东盟经贸交往的不断深入,双方之间的互补性还将更突出:一是中国要维持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目标,需要来自世界各国的天然资源与能源供应,而大多数东盟成员国拥有丰富的矿产和油气资源;二是东盟国家自然气候条件优越,可开发利用的农业和种植资源十分丰富,而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恰恰是全球最大的农产品消费市场;三是中国东部沿海开放城市产业结构的转型,与此同时东盟国家大多数制造业基础薄弱,中国可以在东盟国家投资建厂,实现对东南亚的技术和生产转移。
李文正认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可以根据不同的产业类型,在相关国家设立矿产品集散加工港口、农产品集散加工港口或制造工业与产品基地,以促进区域内经贸关系的进一步深化。同时,区域内的各国政府应当起到组织者的角色,为区域内企业合作搭建平台,给予政策上的奖励和优惠,大力鼓励私营企业参与矿产和农产品的合资开发,以及大型基础设施的投标与建设。
此外,一些东盟华商还认为,为进一步促进双方在互补性领域的合作发展,区域各国还应共同制定高效率的报关入关手续、动植物检疫手续以及外来投资审批手续。
中国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任李海峰表示,在国际风云不断变换的新形势下,中国与东盟的政治互信不断加深,战略沟通与协作更加密切,走出了一条具有亚洲特色的区域合作之路,展望未来,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