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东盟贸易向纵深发展 多重手段破解深层难题(2010/10/25)
新华社广西
――中国与东盟贸易高速增长结构不断优化
首先,中国与东盟国家贸易往来增多,外贸进出口高速增长。
在自贸区建设期间特别是建成后,我国与东盟的贸易总量不断创下新高,而且增速都在40%以上。今年前9个月,中国与东盟的双边贸易总额达2113.1亿美元,增长43.7%,已经接近2009年全年双边贸易总额(2130.11亿美元)。
专家认为,我国与东盟双边贸易的迅猛增长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设和运行。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贸区正式建成。自贸区启动后,中国对东盟的平均关税从之前的9.8%降至0.1%,而东盟6个老成员国文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对中国的平均关税从12.8%降低到0.6%,4个新成员国越南、老挝、柬埔寨和缅甸,将于2015年实现90%的商品零关税的目标。
在世界金融危机后,新兴国家显现出强劲的复苏态势,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中国与东盟的双边贸易发展。
其次,自贸区的运行在推动中国-东盟双边贸易快速增长的同时,进一步优化了双边贸易结构,实现了双边贸易优势互补。
商务部资料显示,中国出口到东盟的产品主要有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部件、船舶、集成电路等机电产品以及纺织纱线、服装、成品油、家具、鞋类、蔬菜等,而从东盟进口的主要产品包括集成电路等机电产品以及原油、煤、天然橡胶、食用植物油、水果等。
中国与东盟进出口商品互补性较强,从东盟进口的绝大部分产品没有给中国同类产品的销售造成实质性损害。这种互补性在双方经济复苏过程中显现出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将双边贸易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中方常务副秘书长许宁宁表示,“双边贸易既反映了中国对东盟国家生产的石油天然气、煤炭、电子产品、橡胶产品的需求旺盛,又使东盟享受到了对中国开放市场所带来的好处。”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光辉表示,通过自贸区的发展,双方可以在适合对方产品的情况下调整自己的产品,达到各个成员国之间都有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使得各个成员国在中国-东盟自贸区实施的过程当中获利,从而实现互惠共赢的局面。
第三,中国从东盟进口大幅增长,双方实现了贸易共赢
在自贸区运行之前,市场上就对中国与东盟的贸易平衡问题产生了疑虑,认为中国与东盟都是出口导向型经济体,部分产品存在很大程度的竞争,比如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这些东盟国家的商界人士担心自贸区建成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冲击,因为中国产品性价比较强,在自贸区运行后,担心中国可能会出现对东盟贸易的大额逆差。
自贸区建成后,并没有出现有些人士预计的那样中国对东盟的巨额顺差,相反,我国对东盟的逆差逐步扩大。今年前9个月,我国对东盟贸易逆差122.5亿美元,而上年同期仅为9亿美元。。来自中国的进口有效地促进了东盟国家扩大就业和经济发展。随着我国不断优化市场以及经济结构,将会为东盟提供更大更广阔的市场。许宁宁在第二届中国-东盟金融合作与发展领袖论坛上预计,中国与东盟今年双边贸易额将突破2500亿美元。
【东盟新闻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