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自贸 不了解是第一障碍(2011/1/13)
2011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零关税”一周年。宏观数据显示,中国东盟贸易额涨势喜人,去年1至11月份增长了40.6%。
然而,对广东多数外贸企业而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零关税”更多的是一个新闻里的名词,对其业务的影响“几乎为零”。
而在刚刚过去的2010年,对于从事中国–东盟经贸合作促进工作20年的许宁宁来说,意义非凡。因为,2010年元月开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就开始实施“零关税”,这意味着双方的贸易、投资将在一个开放的市场中进行。
1月6日,在广东时代传媒《大经贸》与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主办的“广东–东盟经济论坛”上,作为中国–东盟理事会中方常务副秘书长的许宁宁,回顾了中国–东盟“零关税”一年走过的并不平坦的路,并接受了时代周报记者的采访。
“零关税”来之不易
时代周报:据了解,去年中国–东盟开始实施“零关税”并不顺利,有些国家出现了反对声音,对此中国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许宁宁:2009年下半年和去年初,确实折腾了一段时间,有的国家担忧开放市场后,中国产品大举进入,直接对本国产业造成冲击,导致失业增加,于是,组织了游行,2009年底国会通过了议案,提出延缓中国–东盟零关税的时间表。
“零关税”协议是在2004年底达成的,已有5年准备,但他们提出还没准备好。有担忧是正常的,就像我们当初加入WTO一样,但是我们不赞成延缓。因为如果这个国家不执行零关税协议,其他国家可能会跟进。我们于是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第一,赶紧和行业对接,因为提出反对声音的主要是行业协会,主要有两个行业,一个是纺织,一个是钢铁。过去中国跟东盟的行业商会连接得很少,所以我们的商会迅速与他们的商会对接,有利于减少担忧。对接包括各自介绍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规划,共同探讨取消关税开放市场之后的行业分工合作,共同探讨如何打造新的产业链,共同探讨可能出现一些新的情况,如何解决,共同探讨如何执行协议。
第二,加强与中小企业的合作。2001年,在文莱达成自贸区协议的时候,有两个领导人表示担忧,一个是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一个是印尼总统梅加瓦蒂,他们担心取消关税以后,中小企业受到冲击。去年6月份专门召开了中国与东盟中小企业合作会议,探讨开放之后,中小企业如何分享区域经济发展的好处。
第三,提出相应支持。有的国家提出来,开放市场以后,没法和中国的产品竞争,中方就提出来,可以提供相应的支持。用我们150亿美元的信贷,专门提供给东盟,其中包括支持他们纺织设备的更新改造。再加上中国纺织机械性价比的优势是有的。
“零关税”之初遇到的情况告诉我们,中国–东盟自贸区发要精细化经营。
没必要消除逆差
时代周报:尽管一开始有波折,但是2010年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还是非常大,甚至中方出现了逆差,对此你怎么评价?
许宁宁:现在中国–东盟自贸区路子越走越顺,去年1-11月,中国和东盟的贸易额达到263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比上年同期增长40.6%,超过了对外贸易的平均增长速度。增长得比较快的。双方投资超过700亿美元,中国在东盟投资100亿美元,绝对额不大,但是增速很快。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对东盟贸易还出现了142亿美元的逆差。当然,也有一些人问我逆差那么大,能不能缩小。理论上讲,顺差好,但实际上不然。第一,逆差出现,不是我们刻意做的。有人说,中国为了讨好东盟,为了搞定东盟,而刻意多进口东盟的产品,实际不然,中国和东盟贸易的第一大类产品—电子产品,是控制在西方跨国公司手上的,是他们在中国和东盟进行电子产业链的分工。第二,中国经济发展,确实需要东盟的东西,比如橡胶、石油、天然气、煤、矿。要不要消除这个逆差,我认为没必要。一开始我倒是担心中国产品一哄而入,出现顺差。要多予少取,因为中国和东盟的关系太重要,我们不是为开放市场而开放市场,是为了通过开放市场,密切合作,而共同发展。
借道东盟
时代周报:面对东盟这个充满活力的市场,广东企业应该怎样抓住机遇?
许宁宁:第一,积极参与。去年10月底,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签署一份规划,就是未来5年合作,广东应了解其,重点领域是什么、主要合作内容是什么、时间表是什么,这是一份很全的文件,有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合作内容,等等。应结合广东的实际情况,积极参与进去。
第二,积极行业对接。取消关税,是一种制度安排,是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我们可以在取消关税之后,打造新的产业链,这就需要行业对接。相互开放市场以后,企业的行为,我们很难控制。担心出现大量中国产品冲击东盟市场,要赶紧对接,打消对方疑虑。
第三,了解两个时间表。掌握东盟与中国时间表、东盟与其他国家时间表,这有利于借道东盟,绕开其他有关国家市场壁垒惠。目前,东盟与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都有零关税协议,而除了新西兰,中国与其他几个国家都没有零关税。
【东盟新闻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