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年意在夯实双边关系基础促进经贸发展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蔺博李敏):2014年是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年。正在北京出席中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的人大代表们,就如何办好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年各抒己见。他们认为,中国与东盟有着相通或相似的文化背景,有共同的发展愿望,加强文化交流有助于推进双边关系全面发展。多姿多彩的文化交流将进一步促进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经贸往来,给双方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中国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的自贵菊(女)是梅葛文化的传承者,作为来自基层的全国人大代表,她一直为组织村民去东南亚国家登台传唱梅葛努力着。她介绍说,梅葛文化是彝族文化独有的一种唱腔,就是把彝族人民日常生活的事情用歌曲的方式唱出来。她为民间歌唱者去东南亚国家演出做组织和服务工作已有5年,最大的梦想就是有朝一日自己也能登上东盟国家的舞台。她说:
“因为云南挨着东南亚国家,我们州里面都会把梅葛唱得好的聚到一起到东南亚那边演出,我的梦想就是有一天将梅葛文化带到东南亚,登上东南亚的舞台,传承我们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文化交流有助于促进双方人民的相互了解。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李康(女)建议,2014年广西将加大中国与东盟国家民间的交流力度,通过相似的文化血脉共同传播东方文化。
“我们把广西很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的舞蹈、杂技、地方戏的精品带出去,都很受(东南亚国家人民)欢迎。中国和东盟应该联起手来研究东方文化,加强交流,共同传承东方文化中特有的优秀品质,去弘扬东方文化。我在很多的文化交流活动中都能感觉到(双边人民)很亲切,而且(交往)也很融洽,用中国话来说就是很谈得来。”
李康建议,中国东盟文化交流的趋势除了领域的扩展,还应深入专题性的研究,加深彼此的相互理解和相互信任,广西在这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广西南宁市长周红波认为,不应把文化交流单纯地当做一种节庆,而应该把文化交流打造成一种平台,通过这些文化平台来为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往来提供更好的条件与机遇。因此,周红波提出了文化与经贸相互促进的建议。
事实上,加强与中国文化交流也成为东盟国家的一致共识。列席本届人大会的越南大使阮文诗认为,举办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年的根本目的就在于推动双方民间交流,增加相互了解,增进彼此友谊,从而进一步夯实双边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人文基础。
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亚太与全球战略院研究员许利平认为,当前,举办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年对于双边还具有非同寻常的现实意义,那就是促进经贸发展。
“随着我们经贸关系的不断深入,有很多项目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的,如果这些长期的经贸项目比如说高铁的项目、大型基础设施项目没有深厚的社会人文基础和没有相互信任的话,那么这些中长期的项目是很难持续也很难进行的,所以,(文化交流)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说,为了更长远、可持续的(经贸)发展强化双方之间的人文交流和文化交流是非常有必要的。”
【东盟新闻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