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世界第三 90%商品零关税(2010/5/10)
中国–东盟建成世界第三大自贸区
2010年的新年钟声一响起,中国和东盟10国将组建起世界第三大自由贸易区。《纽约时报》28日的报道称,区内各国的商家对此心情复杂,“许多企业迫切希望各类商品关税赶紧下降,但也有一些人在忐忑地观望这一协议对他们的生意来说到底是福音还是灾难”。
贸易不会出现爆炸性增长
根据协议,中国–东盟自贸区将在2010年1月1日全面建成,届时双方90%以上商品将实施零关税。就贸易额来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仅次于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区内人口高达19亿,GDP之和接近6万亿美元,年贸易总额高达4.5万亿美元。《纽约时报》报道说,分析家认为,与欧洲和北美的自由贸易区相比,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遭受的反对声音最少,“也许因为现在的关税本来已经很低,也有可能因为这一协议不会太大地改变这一地区的商业模式。”
事实上,从2002年11月《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署起,中国和东盟就开始逐步推进关税减免。例如中国与泰国从2003年起就逐步削减双方贸易中商品的关税。而多年以来,早已实行零关税的很多商品并没有出现互相严重挤压对方市场的结果。因此,对于明年1月1日的即将到来,泰国企业整体反映平静。东盟副秘书长普斯巴那丹也表示,明年1月不会出现贸易额“爆炸性增长”的局面。
对中国制造担心超过对日本
不过,东南亚国家的一些制造业的确在担心中国商品大量涌入。《中港便宜礼品袭泰,国产货重伤》,这是12月28日泰国《世界日报》一篇报道的题目,报道引述泰国礼品及家庭装饰品协会主席集拉汶的话说,泰国的百货公司里80%的商品来自中国,价格比泰国商品低很多。明年实行零关税后,恐怕将有更多中国商品涌入泰国,他要求政府监管,提高进口商品的检验标准,并鼓励民众消费本国产品。印尼则要求暂缓取消一些商品的关税,比如钢铁制品、纺织品、石化产品以及电子产品等。
瑞士联合银行财富管理研究所亚太区宏观经济研究负责人托马斯•凯吉说,尽管各国情况不同,但东盟总体贸易平衡向着有利于中国的方向略微倾斜。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仅有很少的对华贸易逆差,而越南近几年对华贸易逆差却增长很快。分析人士认为,中国与东盟商品贸易的互补性不够强,双方的主要竞争力都在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反观日本,与中国的情况则完全不同。2008年底,日本-东盟自由贸易协定生效,10年内日本与东盟贸易90%的商品将实行零关税。但在此之前,日本汽车、家电等已经占据了当地市场,东南亚各国基本没有可以与之抗衡的产业,即使有,也都是日本在当地投资的工厂。
对东盟利大于弊
《纽约时报》的报道说,虽然对东盟制造业来说,与来自中国的越来越多的进口竞争是一项新的挑战,但进入13亿人口的中国市场也会产生巨大的利益。1998年至2002年间担任东盟秘书长的塞维里诺认为,已经在向中国出口棕榈油、橡胶和天然气的马来西亚将会是关税取消受益最大的国家之一。柬埔寨前工业、矿业与能源部部长Sothirak也表示,取消关税将有助于增加柬埔寨对华的农业出口,而且自由贸易区还能吸引更多的中国服装企业在柬埔寨设立工厂。在塞维里诺看来,像越南这样注重生产廉价消费品的国家可能受到的伤害更大些,“这些国家需要寻求新的出口产品,并瞄准新的市场”,他说,“这就是竞争的本质。”
不过对中国企业来说,也不会是一切顺利。泰国工业经济办事处负责人乌东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他认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的开放对泰国多数工业产品都不会产生影响,因为非关税壁垒,包括对销售渠道的控制,以及各国不同的工业标准,将取代关税成为贸易的阻碍。
在泰国曼谷,商场里摆放的DVD机,价格高的大多是日本货,而价格低的却清一色是泰国制造。但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这些“泰国产”的DVD大多是产自中国小厂的“三无产品”,被泰国的经销商贴上了自己的牌子。“这就是泰国的特点”,一位中国家电企业驻泰国的代表接受本报采访时说,泰国的销售渠道被少数大公司垄断了。面对消费者,他们统一价格,坚决不打价格战。而对于生产厂家,他们严格控制市场准入,厂家必须“巴结”他们才能取得销售资格。这也是为什么中国产的空调、电视等家电比泰国产的便宜很多,但却进不到主流市场的原因。另外,泰国家电的技术标准与中国不一致,中国产品如果适应他们的技术标准,成本就会提高,也就没了价格优势。
【东盟新闻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