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下一个十年的机遇和挑战
今年是中国-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十周年,7月6日,由安邦集团主办的“中国-东盟:合作发展的战略机遇与挑战”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与中国东盟事务相关的政府、企业、智库、大学等不同机构的人士出席论坛,就中国和东盟在“后金融危机”时期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下如何面对机遇与挑战进行了客观深入的探讨,寻求发展的新思路。该论坛是“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术共同体2013年年会”的主要活动之一。
合作共享红利未来面对挑战
中国加强对东盟投资在做法上是真金白银的投入,除了传统的投资和贸易渠道,中国政府还推动建立了中国-东盟投资合作基金,以市场化的方式专门加强对东盟的投资。论坛上,中国-东盟投资合作基金总裁李耀就东盟国家发展概况、宏观概览、投资要点以及中国东盟基金与东盟国家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介绍与阐述。
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副秘书长、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杜新表示,广西作为双方合作发展的窗口省份,也确实共享到了合作发展带来的“红利”——推动广西的扩大开放,加快广西的工业化进程,“使广西从西南边陲变成了开放前沿,从扶贫主战场变成了进出口高地,从封闭之地成为了我国周边公共外交先行者。”
马来西亚安邦首席代表胡禄铭博士认为,中国应当认识到东盟国家由于政治体制、经济水平和文化发展等存在巨大差异,并未构成一体化实体。中国应当对个别东盟国家给于不同层面的应对方式,并且在“均衡竞争”策略和“对冲”的双边关系基础上,参照当年美英关系在美国与欧盟寻求合作中所起的作用,积极寻求与个别国家建立新型市场伙伴关系。
马来西亚驻华大使馆公使衔经济参赞翁忠义表示:“中国在绿色节能和智能技术等高科技和先进制造业取得的明显进展,使马方希望利用中国的技术优势以及马现有的互补专长来扩大制造业的协同效应。”翁忠义表示马方希望与中国在建设产业园区、重点区域合作、企业间行业对接与产业合作等方面深化合作。
面对美国介入的战略选择
在当今全球复杂的政治经济格局中,中国-东盟战略合作关系的意义已不仅仅只针对合作双方。美国正在积极主导的“跨太平洋经济战略伙伴协定(TPP)”就与东盟所在地区的政治、经济有着很强的联系,并将TPP与“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定(TIPP)”作为美国建立太平洋、大西洋两极贸易主导圈的重要途径。对此,长期从事国际经贸、国际投资等领域研究的安邦集团高级研究员蒋工颖认为:“东盟国家占1/3的TPP谈判国份额,已经预示东盟国家在TPP将来达成协议后作为创始国必将有各项权益的优势,而中国在现有TPP框架下,即已反映出处于被动的地位。”对于中国面对TPP能作何选择,蒋博士认为有申请加入、与之平行、以及与美国、欧盟做双边自贸协定等三种方式。
蒋工颖指出,东盟与中国在区域贸易里确实存在“间接的、看似不明显的”竞争关系,但丢失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和有实力的投资来源国绝不是东盟国家所能承受之重。基于这种机会和竞争共存的关系,中国和东盟有自己的战略选择尤其重要,而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关系只能加强不能减弱。
“中国-东盟:合作发展的战略机遇与挑战”论坛的意义在于发现机遇和应对挑战,一方面通过持续研究与经济预测来发现机遇,另一方面通过政策建言与合作建议来应对挑战,以求在“后金融危机”时期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下,为中国和东盟的战略选择提供新的思路和启示。
【东盟新闻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