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数据中心

中国-东盟:互联互通渐入佳境经济合作模式升级

    新华社南宁127日电(记者程群、李斯博、熊红明)7日,中国-东盟海上互联互通战略研讨会在广西钦州市举行。来自中国、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柬埔寨文莱缅甸泰国新加坡等国政要、学者齐聚一堂,围绕中国-东盟海上互联互通合作,集思广益,为促进中国-东盟合作建言献策。

  伴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成与发展,“零关税”政策的普遍推行、各国市场和投资的开放,中国和东盟之间的贸易往来更趋频繁。航空、陆路、海运等对接东盟的立体化交通网络逐步建立,拉近了中国与东盟空间上的距离。

  中国驻东盟大使杨秀萍在研讨会开幕式致辞时说,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与东盟友谊不断加深、互信不断增强,合作不断拓展。今天,中国与东盟合作规模之大,利益交融之深,是建立对话关系之初无法想象的。

  近年来,中国-东盟互联互通取得重要进展。2010年召开的第17届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首脑会议通过了《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等文件,确定了以基础设施建设、机制构建和人文交流为主体的互联互通建设蓝图。今年11月,中国-东盟互联互通合作委员会首次会议召开。

  杨秀萍认为,海上互联互通是中国—东盟互联互通的新亮点。今年中方成立了互联互通委员会,加强同东盟相关机构的机制化交流,这些都向外界展示了中国致力于加强同东盟互联互通的政治意愿。

  今年8月,由中国南宁至越南河内的国际道路运输线路正式开通,“南宁-河内”国际直达客运班车首次直接进入越南境内。早在2009年,南宁就开通了至越南河内(嘉林)的旅客列车。与此同时,昆明至曼谷的公路基本开通,泛亚铁路建设积极推进,东盟成员国与中国各大城市之间往来的航班越来越多。

  不仅是航空和陆路联系紧密,港口和海运也成为中国与东盟交流的重要通道。目前,广西、广东、海南等省区的多家港口物流企业与新加坡柬埔寨泰国等国的港口已相互开通集装箱、散货航运班线并缔结友好港口。统计显示,2011年中国与东盟贸易额3629亿美元中,接近65%通过港口物流实现。

  广西社会科学院院长吕余生认为,应充分利用已有的各种多边和双边合作机制,采取更为务实具体的措施将其落到实处,以次区域合作和大项目的建设来推动整个区域的互联互通。

  杨秀萍建议,在硬件方面,要充分发挥中国—东盟互联互通合作委员会的作用,做好互联互通总体规划,使双方互联互通建设更为顺畅、高效。在“软件”方面,需促进制度互联互通,并不断完善融资平台建设。

  “随着中国-东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深入发展,双方加强海上互联互通建设的条件日益成熟。”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东南亚及大洋洲研究室主任翟崑认为,发展“生态-智能-可循环”港口建设模式,将促进中国西南腹地与东盟海上国家的海陆互联互通,推进中国-东盟乃至东亚地区经济合作模式升级。

【东盟新闻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