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平:中国与东盟产品结构可以很好的互补(2011/12/1)
凤凰网财经讯 11月30日,2012世界经济展望论坛在北京举行。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副会长于平在演讲中表示,中国现在处于国际生产链的低端,对基础产品资源需求量非常大,而东盟这些产品非常多。中国同东盟国家产品结构上有相近的地方,也有互补的地方,企业应该很好的研究。
以下为发言实录:
于平:谢谢主持人,各位嘉宾、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我们这组有很多金融方面的专家,对于欧债,对于世界、亚洲、中国的影响他们会有很多高见和看法。我们贸促会主要是做贸易投资促进服务工作的,所以我主要从另外一个角度谈一谈一些情况和想法。
欧债危机对于亚洲的影响同对世界其它地方的影响是一样严重的。对于企业来说,欧洲危机对他们意味着什么?有几个方面他们需要考虑,一是市场,欧洲的市场一定会萎缩,已经在萎缩,而且不仅仅是欧洲的市场,欧债危机,以及美国金融危机现在还没有完全过去,经济恢复缓慢,欧美的市场都在萎缩。对于中国来说,对于许多亚洲国家来说,这是他们传统的大市场。在欧债危机持续发展的情况下,出口市场会萎缩到什么程度?会受多大影响?这是一个需要考虑的。二是FDI过来投资,欧债危机,资本市场出现问题了,肯定会影响到对亚洲的投资,亚洲包括中国经济需要发展,FDI从哪来?从什么地方寻找吸引?三是资金,传统的发达国家自身难保,海外投资减少,已经有的资金是不是也会往回抽,会抽离亚洲市场,这对中国、对亚洲国家势必造成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对亚洲的一些金融中心,比如新加坡、香港这些地方造成冲击,这对企业又意味着什么?这也是企业应该考虑的。其它还有一些,像汇率等等一些因素。
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在这种情况下,特别是做国际贸易投资的企业,他们下一步应该如何调整,当然首先要把握形势的发展,对整个情况有个正确的研判,参加这个会议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机会。在他们事务操作上来说,咱们国内做国际经贸往来的这些企业应该重点考虑一下周边国家市场,特别是东盟的市场,很近、很方便,我们做过一个问卷调查,中国企业“走出去”或者贸易兴趣最浓的地区就是东盟地区,其次是拉美、非洲等其它地区,从中国周边来说,也就东盟条件最好,东北亚盘子太小,除去中国。中亚不成气候,南亚交通没那么方便,中国同南亚有4700多公里的边界线,但是真正交通便利的不是很多,云南那边有点,但是基础设施也不是特别好,互联互通也正在发展之中。条件最好的就是东盟,或者东盟再扩大一点,狭义的东亚区域,“10+3”,东盟加上中日韩。东盟和东亚这个地区和中国的经贸往来,特别是东盟在过去20年发展的非常快,有一些数据因为时间关系也就不具体说了。因为东亚这一块,包括东盟都是发展中国家,传统的对欧美市场依赖比较大,在目前的情况下,挖掘内需,内需不光是国内的内需,还有区域的内需,这都是未来的潜力所在,也可以产生很多新的经济增长点。而这个地区许多国家现在在考虑的一个问题是,怎么加快推进东亚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进程,形成东亚区内的大市场,至于这个大市场是什么名称、什么版本,有很多说法,中国有中国的立场和主张。我们是以东盟为主导,“10+1”和“10+3”为主体,还有“10+6”、“10+8”,TTP多种版本。不是说更大范围的合作不行,“10+3”应该是最为现实的,而且已经起步了,条件也比较好,效果也比较明显,比较容易进行。我也参加过一些会议,讨论“10+3”还是“10+6”,多大的范围,澳大利亚的朋友、印度商界非常好的朋友都参加了会议,我感觉到中国东盟的代表谈的热火朝天,印度代表都不知道说什么,太陌生了。另外,非洲的生产体系就没有纳入过亚洲,咱们在亚洲东盟、东南亚、东北亚一说起合作生产物流,印度基本上没有什么存在,有点投资。这时候中国企业应该把注意力从周边国家放到东盟。
欧债危机可能有两方面的趋势,一方面由于欧洲资金的抽离,中国的通胀预期会不会在一定时候变成一个通缩的情况,企业的生产经营、国际交流合作,这些因素是不是要考虑。另外,由于欧美这些主要市场产生了问题,经济复苏缓慢、生产不景气,可能对国际上大宗商品的价格产生压低的影响,价格会走低,这对中国企业来说应该是好消息,中国现在处于国际生产链的低端,对基础产品资源需求量非常大,而东盟这些产品非常多。中国同东盟一直是逆差,160亿、180亿、200亿,大概是这个概念。而中国同东盟贸易的发展过去20年平均的增长速度超过20%,去年、今年所有跟中国做生意的东盟国家增长都是两位数。而东盟对中国的一些产品也是有需求的,还包括投资。中国同东盟国家产品结构上有相近的地方,也有互补的地方,企业应该很好的研究,这些情况都能够查得着。另外,中国东盟自贸区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自贸区,今年1月1号开始运转,效果非常好,零关税促进贸易大发展。到2015年,又有一些东盟后加入的国家要实行一些零关税。这是对区域贸易的发展是一个大的促进,这可能对企业也是商机,另外东盟商业自贸区里面有原产地证的一些措施,对企业是非常利好的消息,但是企业不太会用,不太熟悉,优惠原产地证也有一些问题比较复杂,不同国家的规则又不太一样,企业申请有时候有点麻烦,无形中也增加了企业的成本。这些都是在前进中需要解决的问题。除了刚才说的这些优势之外,在中国东盟自贸区中还有一些问题,比如非关税的一些障碍,还有中国和东盟国家在一些互通互联方面进一步的发展,东盟国家之间的相互协调,像泰国的水果运到国内,必须要经过越南,路上不方便,没有别的路,中国这一系列的设施和机制没有完全建成,所以还有很多事要做,许多工作需要研究,这其中就会出现很多商机。一会儿在讨论的时候大家有什么问题我们可以进一步交流。谢谢大家。 【东盟新闻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