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数据中心

云南如何全面融入中国-东盟自贸区

  中国与东盟各国既是友好近邻,又互为重要经贸伙伴。今年是中国—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十周年。这10年来,双方共同组建了当前世界上拥有消费者最多的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下称自贸区)。如今,自贸区的发展已经证明并将进一步证明,它是双方共同需要的体现,惠及区域内各国经济、东亚经济乃至于世界经济的增长。
  这是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常务副秘书长许宁宁对自贸区走向的回顾与展望。这位云南的老朋友,也不止一次地强调云南依托独有的区位优势,应当在自贸区的大平台上有更精彩的表现。
  做强产业增进合作
  据统计,今年1-6月,云南鲜切花出口到新加坡、日本、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越南等国家达2875批次3045.57万美元。目前东盟10国是云南鲜切花出口增幅最大的地区,其中泰国最为显著。云花在泰国市场的占有率从三四年前的不到10%提高到了目前的50%至60%。
  上半年,东盟仍为云南第一大贸易市场,云南与东盟贸易总额38.2亿美元,同比增长23.9%,占全省贸易总额的45.5%。
  近年来,东盟在云南几乎成了一个日常词。外贸企业的主要贸易走向是东盟国家,滇企“走出去”的主要市场在东盟,云南重点推进的国际大通道建设将连接东盟多个国家……
  地处西南边疆的云南突出地缘优势和资源特色,充分利用与周边国家互补性强、友好交往历史悠久等综合优势,官方与民间相互配合搭建合作交流平台。昆交会、东盟华商会、GMS经济走廊等活动成效显著,区域合作机制务实推进,进一步提升了中国、云南在东南亚地区的影响力。而与此同时,近水楼台先得月,借助自贸区全面建成的机遇,云南在对外贸易、对外投资等外向型经济领域得到了长足发展。外贸多级跳站上了200亿美元的台阶、对外投资位居西部地区前列,融入自贸区,云南拔得头筹。
  但变化悄然而至,到2015年自贸区全面建成,在东盟老6国与我国贸易绝大多数产品零关税之后,东盟新4国与我国贸易的绝大多数产品亦实现零关税;与此同时,中国与东盟将更广泛深入地开放服务贸易市场和投资市场。
  在这样一个合作与竞争交织,机遇与挑战并行的市场,云南的方向在哪里?
  “当下,中国与东盟产业合作是自贸区发展的重中之重。”许宁宁认为,如何借助自贸区优惠政策,在更广阔的空间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将成为自贸区内各个国家越来越关注的问题。打造各国间优势互补的产业链,促进产业在开放中升级,应成为自贸区内各国加强经贸合作的重要内容。云南依托良好的贸易基础和投资优势,做强产业,积极发展加工贸易在全面融入自贸区中尤为重要。
  整合优势组合出击
  专家认为,自贸区建成对云南产业发展影响有利有弊。
  有利影响方面:一是云南产业进入了拥有6亿人口、2万亿美元国民生产总值的东盟大市场。同时,东盟正在积极推动建立东盟共同体。现距2015年底建成东盟共同体仅有两年多时间,东盟已经分别与外部6国建立自贸区,并牵头组建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即由东盟10国发起,邀请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共同参加的自由贸易区。届时,大范围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降低,将进一步提高云南优势产品的竞争力,有利于扩大出口规模。二是云南和东盟存在一定的产业互补性。云南优势产品主要是机电产品、化工深加工产品、金属制品、有色金属、烟草和农副产品、能源产品等;东盟主要是金属矿砂、木材、橡胶制品、初级化工产品、农产品、热带植物产品,由此可发挥优势产业的互补效益。
  不利影响方面:一是云南省劳动密集型货物贸易格局面临来自国际国内高科技、高附加值货物贸易的猛烈冲击。新一轮商品降税会加剧东盟优势国家和中国其他省区与云南同类产业与商品的竞争,对云南缺乏竞争力的产业造成冲击。二是更有利于东南亚国家实施“进口替代”,云南传统产品出口将更加困难。
  省商务厅东盟处副处长杨静还认为,日、韩等国的商品与云南相比在周边市场占有很大优势;西方国家实行“重返东南亚战略”,台湾实施“南下战略”,对云南的传统商品进入周边市场构成强有力的威胁。对外投资方面,在东盟,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凭借先发优势和规模效应,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同时正加紧调整生产布局,以削弱贸易转移的影响;另一方面,滇企虽然有进入自贸区的项目,但企业竞争力较弱,没有形成规模,面对区外众多强势竞争对手,难以在东盟市场站稳走好。
  “我们要看到,云南与东盟传统的贸易市场基础好,产业互补性也很强,外经方面也有良好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做强服务贸易和加工贸易,企业练好内功积极挺进东盟的大型能源开发和高科技开发市场,云南对东盟的优势才能真正体现。”杨静说,突破云南与东盟的传统贸易格局,进一步关注对东盟的投资、服务贸易和加工贸易的整合发展,滇企走东盟只有形成海外集成效应,才能在挑战中赢得市场。

【东盟新闻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