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数据中心

今年前10个月 广西与东盟货物贸易增长超六成(2011/12/1)

随着第八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顺利落幕,博览会的影响和辐射效应越来越强,作为与东盟合作桥头堡的广西,继续保持着与东盟经贸往来的强劲势头。

根据南宁海关统计,今年前10个月,广西对东盟进出口74.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63.8%,占广西外贸进出口总值的39.6%,高出广西外贸平均增幅23.8个百分点。其中出口52.4亿美元,增长72.2%;进口22.2亿美元,增长47%,并呈现出以下亮点:

——进出口增速居全国前10强省区市之首。110月,广西与东盟国家进出口规模继续稳居西部12省区市之首,高出排名第2位云南省25.3亿美元。在全国10强中排名第9,以63.8%的增长速度摘得增速最快省区市桂冠。10月当月进出口5.9亿美元,增长21.6%。其中,出口3.7亿美元,进口2.2亿美元,分别增长7.3%57.1%

——边境小额贸易占进出口比重超6成,加工贸易成倍增长。110月,广西以边境小额贸易方式对东盟进出口48.5亿美元,增长74.7%,占同期对东盟进出口总额的65.1%。其中,出口38.8亿美元,进口9.7亿美元,分别增长92.8%27.1%。同期,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21.3亿美元,增长38.1%;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出口3.5亿美元,增长1.8倍。此外,以保税监管场所进出境货物方式进出口1.2亿美元,增长47.3%

——崇左和北部湾经济区平分秋色,贵港、钦州、玉林和河池倍增。110月,崇左对东盟进出口35.1亿美元,增长75.1%,占同期对东盟进出口总额的47%。北部湾经济区4市(南宁、北海、防城港、钦州)对东盟进出口31.5亿美元,增长59.7%,占同期对东盟进出口总额的42.3%

此外,钦州对东盟进出口8.8亿美元,增长1.7倍;玉林对东盟进出口4805万美元,增长2.1倍;河池对东盟进出口1474.3万美元,增长1.3倍;贵港则对东盟进出口1亿美元,增长2.4倍,成为对东盟贸易增速最快的地区。

——私营企业进出口占绝对优势,国有企业增速最快。110月,私营企业进出口57亿美元,增长58.9%,占同期对东盟进出口总额的76.4%;其中出口42.2亿美元,进口14.8亿美元,分别增长65.2%43.2%。同期,国有企业进出口11.8亿美元,增长1.2倍,高出进出口整体增速51.5个百分点。此外,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5.2亿美元,增长38%

——越南稳居最大贸易伙伴地位,除对泰国进出口下降外,其他均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速。110月,越南仍为广西与东盟贸易最大进口来源地和出口目的地,共进出口59.2亿美元,增长68.8%,占同期对东盟进出口总额79.4%。其中,对印度尼西亚进出口7.5亿美元,增长87.2%;对马来西亚进出口2.3亿美元,增长11.3%;但对泰国的进出口则下降了3.8%,成为东盟10个成员国中唯一下降的国家。广西对东盟内各成员国双边贸易呈现出的发展不平衡趋势进一步加剧。

——机电产品、服装和纺织纱线居出口商品前3位,成品油出口抢眼,进口以资源性商品为主。110月,广西对东盟出口机电产品20.1亿美元,增长76.3%;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10.5亿美元,增长1.3倍;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出口3.2亿美元,增长72.7%,上述3类商品合计占同期出口总值的64.5%。成品油出口1.7亿美元,为净增长。同期广西自东盟进口煤炭9.1亿美元,增长48.8%,占同期进口总值的43.1%;鲜、干水果及坚果进口2亿美元,微增0.8%;前10大类进口商品中资源性商品占据6席,占同期自东盟进口总额的53.4%

尽管广西与东盟双边贸易仍保持高速增长,但依然存在不少不利因素。

月度环比增速下滑,凸显增长后劲不足。自9月以来,广西与东盟双边贸易月度环比增长就呈现下滑趋势。9月环比下降3.2%10月当月双边贸易环比下降幅度进一步加剧,达39.7%,进口和出口环比分别下降26.9%45.4%,连续2个月环比下降。

欧美债务危机影响正在逐步向东盟等新兴市场传递。受欧美主权债务危机不断深化,发达经济体自主增长动力不足,发展中经济体正在感受西方国家经济增速放缓带来的压力,菲律宾越南印尼的通胀率更是突破了双位数。东盟各国的高通胀压力必然抑制消费者的购买能力和企业的生产积极性,阻碍双边贸易发展。

生产要素成本日益上涨,促使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盟转移。今年全国已有25个省区发布了2011年度工资指导线,涨幅基准线多在14%以上,广西用工成本也同样面临较大压力。印度尼西亚和孟加拉国正成为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的最大受益者。当前原材料价格波动频繁、人工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导致进出口企业在与东盟的同质化竞争中居于劣势。

对此,有关专家提出,当务之急就是要尽快出台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长期性政策,创造条件让民间金融走向阳光,扶植中小企业走出去。同时,加强同东盟各行业间的全面合作,进行战略分工和优势互补,加强基础设施和交通运输的互联互通,加强促进产业升级的行业对接上的互联互通等,最终实现合作互利共赢。

【东盟新闻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