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与东盟:利益共同体(2011/12/28)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日前结束对越南、泰国的圆满访问,在经贸、金融、新闻、文化等领域新签署了14项双边合作文件,充分显示了中国对与越南、泰国乃至整个东盟关系的高度重视。
东盟是中国境外华人聚居最多的地区,中国与东盟的经济、社会联系长久而密切。历史和地缘决定了东盟是中国建设自由贸易区的首选合作伙伴。在实践中,中国第一个同东盟确立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第一个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第一个同东盟洽谈签订区域自由贸易协定并建成发展中国家最大的自贸区。
中国与东盟经贸关系有着特殊重要性。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经贸关系业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1975年中泰两国建交,2010年中泰双边贸易额已达529.47亿美元,35年间增长2482.4倍,年均增长25%。中国与整个东盟的贸易额自1990年以来年均增长率也超过20%,2010年中国东盟贸易额达到2927.7569亿美元,今年前11个月同比增长25.1%。
中国东盟经贸是平等互利的。中国与东盟早已形成了互利的分工体系。中国加入世贸前夕一度被西方舆论渲染为与东盟争夺出口市场与投资的对手,但中国加入世贸4年之后,美国贸易代表署发布报告指出,中国对美出口增长对于东亚区域而言绝非零和游戏,因为中国更多地是发挥了最终组装线的作用,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等国直接对美出口份额虽然有所下降,但对中国的元件出口增长迅速,在中国经过组装,最终还是出口到了美国。加入世贸10年来,中国进口增速领先世界,东盟则是中国进口高增长的最大受益者之一。作为全世界名列前茅的贸易顺差大国,中国近10余年来对东盟贸易始终是逆差。
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经贸关系要继续深化,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首要原则是排除政治干扰。尤其是要排除来自区域之外的政治干扰,为双边经贸发展创造平和的环境。
其次,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经贸往来应当是非排他性的。双方经贸往来的发展不以不公正地牺牲第三国的利益为代价。
第三,中国东盟经贸合作的内容应当不断与时俱进。既要反映中短期应急需求,又要体现着眼长远的思路安排。
当初中泰经贸打破坚冰的第一笔交易,就是在国际石油危机背景下,中国以优惠价格向泰国出售轻柴油。今天,正值世界经济形势阴晴不定之际,出口依赖度较高的共同特点进一步放大了中国和东盟国家遭遇外来冲击的潜在风险。中国与东盟国家更需要通过深化财金合作,提高宏观经济稳定性,增强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
在此意义上,中国与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东盟国家签署货币互换协议,既有顺应人民币国际化趋势、便利双方企业居民之效,更能增强抵御投机性货币攻击的能力。而泰国的灾后重建、中国–东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合作、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都既有中短期功效,又有重大长期意义。
此外,鉴于中国金融市场容量和深度已经进入世界前列,A股市场融资额已经连续数年位居世界之冠,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进展,随着未来国际板推出,相信东盟企业乃至政府机构也能在中国金融市场上发掘融资机会。
【东盟新闻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