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数据中心

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推动地区产业链、供应链更具韧性——独家专访新加坡共和国驻华大使吕德耀

东博社北京7月27日电(记者/高航 陈宇 关秋韵)2021年恰逢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30年来,中国与新加坡密切交流、厚植情谊,特别是近年来加强在中新(重庆)互联互通示范项目下的“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等机制下的合作,为两国共同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经济、社会挑战奠定了良好基础,发挥了特殊作用。7月27日,东博社记者在京专访了新加坡共和国驻华大使吕德耀阁下,吕德耀大使就当前加强中国—东盟关系、中新双边贸易及城市可持续发展等重点话题答东博社记者问。

中国东盟共同走过的30年是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的30年,也是殷勤耕耘、共同收获的30年,新加坡是1967东盟成立时的创始成员国之一。吕德耀认为,中国连续多年成为东盟最大的贸易伙伴,双方长期以来无论是在经济贸易、生态系统方面的合作,还是在城市可持续发展、数字方面的合作都在释放乘数效应,不断创造出新的优势。而今站在中国—东盟“三十而立”的新起点上,中国与新加坡未来的合作潜力还将会迸发出无限可能。

2021年4月9日,新加坡正式通过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为首个批准RCEP协定的东盟国家。在这个百年变局叠加世纪疫情的大背景下,此举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不仅为中国与新加坡的双边贸易往来注入活力,也发出了致力于推动自由贸易、多边主义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向前发展的强音。

“RCEP联合了东盟10国,也拉紧了五个重要对话伙伴,显示了多方共同的在区域内对加强多边贸易以及经济链条的决心。这项协定将促进新加坡和中国之间的贸易货物流动,使更多新加坡公司能够在中国提供服务;在市场准入上,对关税的降低力度更是达到90%以上。这有利于加快新中双方疫情结束后未来几年的经济复苏和经济增长,也是未来加强中国—东盟经济互联互通的重要特征。”吕德耀介绍道。

2015年,中新两国启动了第三个政府间合作项目——以重庆为运营中心的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今年是项目实施的第6个年头。

吕德耀表示,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对稳定地区产业链和供应链都具有积极影响,其成功缓解了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冲击,成为连接东南亚和中国西部地区的有效贸易新通道,加强了双边贸易路线和供应链的韧性,促进了食品、医疗物资等必需品的平稳流动,从而为抗击疫情提供了有力支持。

“下一步,可以把连接西部与欧洲的陆上丝绸之路和连接中国与东南亚地区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通过这条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连接起来。应用数字化交易与电子清单,货物就可从新加坡一路清关到重庆,贸易流动更畅达,融资情况也得到极大改善。”吕德耀说。

然而,中国与新加坡的友好合作并不止步于此,在采访中吕德耀还提及了两国政府的又一战略性合作项目——中新天津生态城,而作为中国—东盟区域内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优秀代表之一,新加坡经验对中国而言颇具意义。

“中新天津生态城市的建设显示了中新两国政府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加强环境保护、节约资源和能源的决心,未来在清洁环保方面我们还可以展开许多合作。例如当下较受关注的‘碳市场’‘碳交易’领域,在形成有效碳价格的前提下,完善市场配套建设,加强市场监管,严格遵循市场规律开展碳交易,这些可以成为我们努力的方向。”吕德耀表示。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第18届东博会将延续“实体展+云上东博会”的形式举办。吕德耀大使也对将到来的东博会表示了他的祝愿——“东博会是沟通东盟与中国的重要平台,区域内的企业都会得到良性的互动,值此中国—东盟对话关系30周年之际,我在此对第18届东博会致以最诚挚与良好的祝福。”

【东盟新闻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