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与东盟生意越做越大(2011/5/16)
自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立,因“地缘”和“人缘”的背景,广东成为中国东盟合作中重要的棋子和活跃的经济分子。
广东制造挺进东盟
2010年广州亚运会上,陪同老挝常务副总理来访的,就有一位家在广州的成功企业家姚先生。20多年往来于广东和老挝,姚先生的家具、地产生意在老挝做得很大。由于地理相近、文化相通、交往历史悠久,广东与东盟可谓人文相近、地缘相通、商脉相连。广东籍的2000多万海外侨胞中,约1480万人分布在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超过70%的东盟上市公司由华商资本控制。东盟各国,粤商和“亲戚朋友”的生意早就做得风生水起。
近几年,在美国、欧盟和日本三大经济体需求急剧减弱的同时,精明的粤商充分利用中国与东盟加强合作的有利时机,积极主动地将物美价廉的“广东制造”产品推向东盟市场,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由粤企自发进行的“东盟战略”在东盟各个国家遍地开花。2000年,TCL在越南设立了第一个境外加工厂,此后,华为在吉隆坡设立区域总部,美的、格力等知名家电企业近年也陆续在东盟设立了境外生产基地,珠海中富等轻工、建材、纺织等传统优势产业也加快投资步伐。近些年,在印尼、越南、菲律宾等国的大商场以及公共场合的大型广告中,TCL、美的、格力、创维等粤企品牌已经和日韩品牌并立。这在2002年以前是不可思议的。不少来自广东的高端品牌已在东盟国家站稳脚跟,实现盈利,初步营造出对企业和东道国均有利的“双赢格局”。
提升广东―东盟贸易合作层次
在广东外经贸“十二五”规划中,“吸引东盟投资广东省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是重要部署。关于广东与东盟合作的表述中,中新(广州)知识城和中越(深圳贸易合作区)屡次被提到,它们代表着广东对与东盟贸易合作方向的想法。如今,广州东北部的萝岗区,中新(广州)知识城已见雏形。预计2030年建成的知识城,人口约50万人,承担着珠三角产业转型升级引擎的重任。
广东省委书记汪洋亲力推进的这个项目,以“聚集高水平人才,创造新的商机,建设循环型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理念,努力引进在研究开发能力、创意产业、教育机构、健康管理、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领域拥有环境技术和先进技术的全球化知识型企业。
3年前开始建设的中越(深圳)贸易合作区采取的则是另一种合作模式,初衷是为广东企业搭建海外平台,广东省有关部门不止一次提出:“推进中国越南(深圳―海防)合作区建设,鼓励广东省企业进园区创业,带动配套企业开展境外投资,拓展发展空间。”以电子信息和服装加工为主导产业,这些正好是广东企业的优势产业。这种政府保驾护航、企业抱团出海的模式,代表了广东对东盟经贸合作“走出去”的一种态度,既能实现利益共享,体现整体影响力,避免单打独斗,增强了企业开发实力和防范境外投资风险的能力。
中新知识城和中越贸易合作区的建设,对早有经济基础的广东―东盟贸易合作意义重大。广东与东盟贸易数额巨大,各有优势产业,这两个项目从“引进来”和“走出去”两个方面设立标杆,成为提升合作层次和水平的支点。
是目的地更是跳板
广东省外经贸厅厅长梁耀文介绍,随着广东与东盟等国家的外贸加强,不仅扩大了广东的外贸市场,同时也将部分优势产业转移到国外,利用当地低成本的人力与原材料,将使“中国制造模式”得以延续,从而争取宝贵的时间进行自我“升级”。广东省商业联合会会长巫开立说,对粤企来说,东盟既是一个目的地,更是一块跳板。“从某种意义上说,进入了东盟就是进入了全世界市场。”
“一家在中国生产的企业产品出口日本可能要收300%的关税,但从越南出口出去关税可能为零。”专家举例说明,中国企业投资东盟,不要仅仅局限于东盟市场本身,还要巧用东盟10国的辐射能力,为企业外贸大大降低成本。而同时,东盟与日本、韩国、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也签订了自贸协定,这些国家同样也可以利用这个规则将产品从东盟低成本输入中国,对中国的产品制造业造成挤压。机遇和挑战并存,这恐怕就是加入经济一体化这个游戏圈子后需要冷静面对的。
如今,粤企投资区域覆盖东盟10国,涉及家电、电子、轻工、纺织、电信等多个行业,成为投资东盟的大户。而要长久坐稳这个“大户”,广东要做的还很多。
【东盟新闻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