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中国—东盟金融城 打造金融开放新高地
2018年12月28日,经国务院同意,中国人民银行等13部委联合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总体方案》,广西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从高起点谋划部署,到金融机构加快集聚;从重点项目相继落地,到综合性政策持续铺开……今年以来,围绕自治区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我市把加快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南宁核心区建设作为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的重大工作来统筹谋划、全力推进,绘就了规划蓝图、释放出强劲吸引力,努力在重大项目、重点配套上率先突破,加快搭建能支撑起与东盟金融互联互通的“四梁八柱”,为全面深化金融改革开放探索更多南宁经验。
规划引领绘就南宁核心区发展蓝图
广西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南宁市是重中之重,五象新区是点睛之笔。“客观地说,目前南宁市金融组织体系、金融服务能力、金融开放程度与经济高质量发展需求还不太适应。”南宁市推进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市门户领导小组”)相关负责人分析,南宁市全力推进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核心区建设,打造中国—东盟金融城,就是要建立起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全方位开放格局相匹配的现代金融体系,努力打造金融开放新高地,集聚辐射带动全市金融业开创新局面,进一步助力强首府战略的全面落实。
如何将国家战略的“含金量”变为首府发展的“推进器”?《广西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南宁核心区规划(2019—2023年)》(以下简称《核心区规划》)、《关于加快建设广西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南宁核心区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等政策出台并实施,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决策部署,高起点谋划部署,全力推动政策落地,吸引优质企业加快集聚。
据了解,《核心区规划》提出了以五象新区平乐大道为轴,平乐大道两侧区域为“两翼”,建设金融总部集聚区、金融信息服务区、金融营运服务区、科技金融产业区“四大区”,打造中国—东盟金融城“一轴两翼,一城四区”的金融产业格局,全面实施“123456”金融工程,为今后五年南宁核心区建设描绘了发展蓝图、奠定了坚实基础。
而《若干措施》则主要对金融企业入驻给予土地优惠、落户奖励、购租办公用房补助、企业经济贡献奖励、跨境金融业务奖励、金融人才激励等综合性政策扶持。
“《核心区规划》编制过程是一个集思广益的过程,广西金融监管部门和各大金融机构参与了规划编制全过程,可以说这个规划是广西金融界集体智慧的结晶;《若干措施》凸显面向东盟开放特色,力度大。”市门户领导小组相关负责人表示,预计到2023年,南宁核心区将基本建成,引进各类金融机构、金融配套服务企业达到200家,金融从业人员6万人,现代金融组织体系和功能体系更加完备,中国—东盟金融城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将全面提升。
目前,南宁市正在修改完善《广西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南宁核心区实施方案》,将对“123456”金融工程进行深入细化任务分解,明确每个事项的目标和时限,确保事事有人抓、件件有着落。
基础厚实金融要素集聚、业态丰富
走进交通银行南宁金融服务中心,戴着耳麦的客服人员正在用流利的外语与东盟国家的客户进行沟通,为他们答疑解惑。该行广西区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总行很早就把面向东盟的金融服务中心放在南宁,为东南亚的客户提供周到的服务。
自广西启动沿边金融综合改革以来,首府南宁的金融业迎来了高速发展的历史时期,2014—2018年,南宁市金融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11.5%;2018年,跨境人民币结算量同比增长20%,助推广西跨境人民币结算总量连续9年在全国8个边境省(区)位列第一,为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南宁核心区打下基础、积蓄力量。
如今,作为广西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南宁核心区,五象新区是推进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和金融开放的重要支撑和主要载体,其总体规划面积约200平方公里,未来金融空间充裕。随着总部经济、数字经济、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布局,产业结构调整持续优化,区域经济发展的规模和质量不断提高,未来承载潜力将加速释放。
“目前五象新区已具备吸引金融机构、金融业态入驻集聚的基本条件,正全力打造中国—东盟金融城。”五象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
据统计,中国—东盟金融城已累计入驻全球最具价值百强品牌7个、世界500强企业28家、国内500强企业23家;已汇聚金融机构43家。其中,中银香港东南亚业务营运中心、国任保险广西分公司、北部湾产权交易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金融企业纷纷落户。
同时,中国银行广西区分行及相关运营中心、交通银行广西区分行及其后台服务中心、光大银行南宁分行、中国—东盟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市场等项目加快推进。随着南宁核心区内银行、证券、保险以及消费金融、金融租赁等金融要素加速集聚,金融业态不断丰富,将引领广西金融业快速发展。
优化环境强化金融支撑和服务保障
随着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南宁核心区的有关规划和配套政策相继出台,中国—东盟金融城建设正如火如荼地推进,全市上下早已行动起来,做好营商环境的大文章,推动南宁核心区发展成果转化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成果——
今年6月,在第八届中国(广州)国际金融交易•博览会期间,南宁市成功举办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南宁核心区专题推介会,吸引了70多家粤港澳地区金融机构、企业参会,涵盖银行、保险、基金、股权交易所等多种金融业态,为推介中国—东盟金融城,展示南宁金融开放新形象,推动北部湾城市群与粤港澳大湾区两湾融合、联动发展,优化区域金融生态,拓展金融合作的深度、广度和高度注入了新动能。
今年7月,自治区党委、政府在北京举办了共同推进广西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座谈会。会上,我市与中国工商银行广西区分行、中国银行广西区分行、交通银行广西区分行3家金融机构签订共同推进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南宁核心区合作协议,并将加快推动合作共识和合作项目落地落实,携手打造我市扩大金融开放和金融要素集聚的新高地……一系列“走出去”的动作彰显出我市全面推动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核心区建设的信心、决心和力度,充分展现了中国—东盟金融城释放出的强劲吸引力和蓬勃活力,正吸引着各类金融机构、企业以及优秀金融人才纷至沓来,加快形成金融集聚效应,共享南宁发展的无限商机。
下一步,我市将加强与东盟的金融开放合作,推动面向东盟的跨境金融创新,加快构建面向东盟的经济金融合作大通道,加快集聚金融机构总部、中外资金融分支机构、金融中后台服务机构、新兴金融业态等,加快推动金融发展创新、开展国际金融合作、提升金融基础配套、优化金融营商环境,强化首府金融业的支撑和服务保障。
一方面,我市将全力以赴抓招商,吸引一大批金融机构及金融业态集聚,形成金融生态圈。制作招商引资全景图,围绕《核心区规划》中的项目列出重点招商项目清单,主动对接加快项目落地,实现金融机构的集聚。
另一方面,通过政策引导国内各金融机构和金融组织积极开展业务创新,特别是支持金融企业在中国—东盟金融城形成面向东盟的业务中心。
此外,我市还将深化“保姆式”服务,结合各金融机构和业态的需求开通金融服务“绿色通道”,设立金融综合服务大厅,为企业、居民提供“一站式”的金融咨询和服务,有效对接金融机构与经济主体,对金融业建设重大项目实行“全程式”“保姆式”服务,为金融机构入驻和金融业态的开展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配套完善让企业“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好”
《核心区规划》提出“一城四区”金融布局,着力打造中国—东盟金融城。不少企业、市民也在热切关注,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南宁核心区的金融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情况如何?能不能适应相应的要求?
“去年五象新区核心区基本成型,为打造中国—东盟金融城奠定了厚实的基础。”五象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中国—东盟金融城空间布局基本完成,片区规划建设117栋高层单体,地上建筑面积750万平方米,目前已封顶88栋,区域内道路等基础设施全面建成;地铁3号线直达中国—东盟金融城,地下空间智慧车行系统和地下人行系统实现各楼宇无缝对接3、4号线,为金融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中国—东盟信息港的一批项目加快推进,强大的信息产业也为中国—东盟金融城的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备受关注的公共配套设施已逐步完善——
在基础设施方面,中国—东盟金融城已拥有广西文化艺术中心、广西体育中心、广西新媒体中心等一大批标志公建项目;
在教育医疗资源方面,7所示范小学、2所优质初中、4所广西示范性高中已建成,包括全球知名教育品牌国际学校在内的30多所中小学加快建设,已布局三甲医院5家;
在交通体系方面,中国—东盟金融城内7座桥梁与老城区连为一体,3条高速路直达吴圩机场,南宁五象高铁站已在规划中;
在宜居环境方面,5G技术在南宁核心区试点使用,“四江、五湖、两绿肺、多公园”的生态轮廓已基本成型……
种种利好配套逐步释放,为金融和实体经济融合、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南宁核心区加快发展提供条件和支撑,让企业“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好”,为金融机构走向东盟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共享中国—东盟金融城发展的无限商机。
【东盟新闻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