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数据中心

打造中企赴东盟发展的连接平台

  ——专访新加坡交易所CEO罗文才

  日前,新加坡交易所(以下简称“新交所”)与新加坡浙商总会和中国期货业协会在北京分别签署战略合作伙伴和谅解备忘录,以进一步加强与中国的联系,并携手发展中国和新加坡的衍生品市场。

  新加坡交易所首席执行官罗文才接受《经济参考报》专访时表示,新交所作为多元资产和国际化的交易所,在中国已有多年发展,新交所北京代表处已设立满10年。谈及在中国市场的感受,罗文才说,每个市场的特点都不同,中国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很迅速,随着中国A股加入MSCI和FTSE指数,我们会期待更多投资者投资中国市场。作为国际化的市场,新交所可以吸引到很多国际投资者,也希望将这些国际投资者带入中国市场。

  “目前新交所有750家上市公司,其中300多家来自海外,而40%是来自中国的企业。”罗文才说,对于中资企业而言,伴随融资国际化进程的深入,新交所也会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具体而言,“新加坡是国际性的金融中心,而新交所也在整个东盟中心点,预计东盟到2030年将会成为第四大经济体。对于想要到东盟地区发展的中国企业,新交所将是一个很好的平台,一个连接点。”此外,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中国金融机构去新加坡落户,期待跟中国金融机构合作,将企业带到新交所做上市融资。

  罗文才介绍说,不仅仅是上市,企业还可以通过发债等形式利用新交所平台融资,“对于企业来说市场有很多融资选择,包括私募市场,还有IPO平台。新交所正在跟有关机构进行合作,寻求设立一个私募平台进行融资,帮助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可以成功融得资金。”

  “新加坡是一个很大的资产管理中心,截至2017年我们有3.3亿新元资产在新加坡管理,包括主权基金、养老金等。新加坡也是一个很大的财富管理中心。因为新加坡投资者众多,中国企业来到新加坡,一定能找到适合他们的投资者,对他们的企业项目进行投资。”罗文才说。

  中国近年来的扩大开放的政策动向也引发了新交所的关注,尤其是“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机会非常被看好。罗文才说,新交所会积极配合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毕竟在“一带一路”下,有很多基础设施需要建设,都需要资金,新交所作为多元资产交易所,不仅可以通过股票,还可以通过债券,让企业可以发债融资支持这些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要的资金。

  据介绍,目前新交所有3100只债券,来自47个国家的大约1000名发行人。通过债券融资的项目,在发展成熟之后可能就会带来盈利。这些基础设施进入盈利阶段时,可以以商业信托模式到新交所上市。

  在应用科技创新方面,新交所一直在国际处于比较领先的水平。罗文才介绍,目前新交所正在进行的项目就是用区块链做固定收益产品的结算。新交所与新加坡金管局联手安全联盟、德勤和纳斯达克,合作开发券款对付(DvP)功能,用于在不同的区块链平台上结算代币化资产。这可让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者同时进行代币化数字货币和证券资产的交易和最终结算,从而提高运营效率并降低结算风险。

  “对我们来讲科技不只是创新,也包含我们如何跟交易所参与者合作,让整个过程,从上市、交易到结算过程实现高效。新交所在下个月就会推出新的交易后的系统,会有更多的功能,让整个结算和清算流程更方便更快速。”罗文才说。

  罗文才表示:“随着中国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并在全球资本市场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对随之而来的机遇感到振奋。我们将与合作伙伴携手共进,继续推动新加坡成为中国企业寻求在国际业务拓展的区位选择,同时,我们将强化新加坡的地位,满足机构投资者对风险管理工具和更广泛地进入中国市场的需求。”

【东盟新闻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