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中国—东盟新时期合作走深走实
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在2021年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研讨会开幕式发表的主旨演讲盘点了2021年中国外交工作,总结了九个方面的亮点。其中,针对周边外交,王毅指出“面对和平发展成为人心所向,我们推动周边国家共建美好家园,共护地区安宁”。而具有代表性的是,今年在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之际,中国和东盟将双方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此举既是中国—东盟关系合作提质升级的重要标志,更是中国倡议与东盟共建“和平、安宁、繁荣、美丽、友好的家园”(以下简称“五个家园”)最大的诚意与根本宗旨。
“五个家园”的倡议一以贯之地体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同时进一步融汇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换言之,新时期中国与东盟关系深化发展,既有中国与东盟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和以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为标志的互联互通的“硬支撑”,也有卫生健康、教育培训、文化交流等方面的“软关怀”。
比如,在联合抗击疫情方面,中国始终践行“新冠疫苗应该成为全球公共产品”的倡议和“促进疫苗公平可及的'中国承诺'”。目前中国已向东盟国家援助疫苗超过1.9亿剂,并在今年11月倡议启动“中国东盟健康之盾”,再向东盟国家援助1.5亿剂疫苗。又如教育与文化交流方面,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中国-东盟博览会文化展、中国-东盟文化产业论坛等面广、领域多的交流活动不断向纵深推进,有力促进了双方的民心相通。
随着全球疫情的蔓延,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东南亚地区的经济复苏也将面临更多的不确定因素。因此,围绕着东南亚国家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诉求以及可能面临的挑战,双方在此前合作的基础上,针对区域内人民群众的民生福祉问题,可在减贫、环境保护与“禁塑”和气候变化应对与防灾减灾三个领域优先开展合作。
其一,合作实施减贫行动计划。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研究表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全球贫困人口比2019年增加1.2亿。随着疫情对东南亚地区经济发展的持续影响,部分东盟国家的贫困率或将显著提升。中国可运用在扶贫领域的经验,同部分东盟国家实施减贫计划,通过实施技能培训、产业合作等方式提升这些国家贫困人口的收入,改善其生活条件。
其二,联合实施海洋“禁塑”行动。近年来,海洋塑料污染已成为影响南海海洋生态系统及周边国家和地区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问题。南海的半封闭性等特殊地理条件,加剧了本地区海洋塑料污染的长期性、复杂性。目前泰国、菲律宾等国均已开始实施比较严格的“禁塑”政策。中国应与东盟国家联合开展“禁塑”政策对接,实施“禁塑”行动,防止海洋塑料污染的加剧及其对南海海洋生态系统和周边国家人民健康的影响。
其三,联合开展气候变化应对与南海防灾减灾合作。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波动性明显加大,强降水、冰雹等极端气候出现次数明显增多,其对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影响十分显著。如根据菲律宾国家减灾委12月23日发布的通报显示,台风“雷伊”12月16日登陆菲律宾后,已导致该国219万人受灾,经济损失高达36亿菲律宾比索(约合人民币4.5亿元)。中国可与东盟开展气候变化应对与南海防灾减灾领域的合作,通过提前预警和实施应对方案,尽可能降低气候变化、海洋灾害对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此外,《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即将生效。可以预见,其将对中国与东盟的经贸与人文往来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也必将影响双方在前文所述领域以及更多民生领域的深入合作,从而提高东南亚地区民众的福祉。(责任编辑:王鑫)
【东盟新闻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