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已成共识,浙江如何借鉴新加坡经验
简介:浙江省商务厅副厅长房立群称,新加坡在产学研一体化、产城融合发展等方面的丰富经验,希望两地深化交流合作,使浙江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取得更多创新突破。
杭州正处在“后峰会、前亚运”的重大历史机遇期,数字经济已成为杭州创新发展的新引擎,其规模已占到杭州经济总量25%以上,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了50%。
12月11日,在“中新合作:构筑大数据时代的未来城市”论坛上,杭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谢双成表达了上述观点。论坛由新加坡国立大学城市与地产研究院和浙江大学新型城镇化研究中心主办。
浙江把数字经济作为“一号工程”来抓,已将未来社区、数字经济、城市有机更新等确立为重点工作。
今年8月,浙江省省长袁家军率团访问新加坡。他在会谈时指出,新加坡国土面积虽小,却把自身优势发挥到了极致,把许多大事都做到了精致,特别是在社会治理、数字经济、智慧政务、绿色发展等方面拥有很多先进技术和成功经验,值得浙江学习。
在11日的论坛上,浙江省商务厅副厅长房立群称,新加坡在产学研一体化、产城融合发展等方面的丰富经验,希望两地深化交流合作,将国际先进的运营管理经验用到浙江,实现浙江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取得更多创新突破。
新加坡企业发展局基础设施业务司长何贤伟提到,新加坡最近成立了基础设施亚洲办公室,在支持“一带一路”等全球倡议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他认为,新加坡与浙江在推动智慧城市方面有着共通的先进性,未来应加强协作,借助彼此在社会治理、技术使用、城市管理方面的优势,助推全球更多城市可持续发展。
智慧城市正是数字经济与城市的创造性融合。十年前,IBM在美国率先提出“智慧城市”这一概念。十年后,“智慧城市”在中国发展得如火如荼。
中国自2012年正式启动国家智慧城市试点,2014年首次将智慧城市建设引入国家战略规划。当下,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已成为共识,如何开展具体实践成为关键。
在未来城市探索领域的开发成果实践分享中,普洛斯资产中国区联席总裁赵明琪提到,在中国,购物有很大一部分用的是手机,而不是跑去商场,商场越来越变成一个体验中心。但所有的线上消费,背后离不开强大高效的物流网络支撑,否则无法实现新零售的循环。过去五年当中,每年的快递量复合增长率是32%,给整个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她说,挑战不单单是需要很多仓库、很多快递小哥这么简单,给城市的土地资源、能耗、人工消耗都带来了很大的挑战,这亟待物业升级,以及技术革新。物流行业是最需要大数据支撑的一个行业。对物流公司来说,最大的成本不是仓库的租金,而是运费、汽油费以及人工。一个物流公司30%以上的成本是汽油费,30%的成本是人工,其次才是管理成本,可能仓库只占4%到5%的成本。
正因此,普洛斯大量尝试和布局机器人智慧分拣、客车无人驾驶、城配过程中使用新能源汽车以及仓储物流和供应链的数据科技。
杭州数梦工场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孙晖以新加坡经验为例,指出智慧城市不仅应着眼产业的角度,还需从经验和制度化建设的角度着手,推动传统的单点智能走向智慧的整体协同。
面对智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他建议:数据应成为城市基础设施,实现城市数据资源有效汇集与共享;数据大脑应成为城市创新平台,将应用场景开放,形成城市联合实验室;政府、企业设立联合共创机制,探索形成数据生态体系;建立起数据防护体系与监管体系,切实维护数据安全。
【东盟新闻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