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成山东第四大外资来源地,去年双方贸易额达180亿
“新加坡已是山东第四大投资来源地,仅次于香港、韩国和日本,去年双方贸易额达180亿元,是理事会成立时的13倍。”10月23日,在济南举行的第20次新加坡-山东经贸理事会全体会议上,新加坡贸工部兼教育部高级政务部长徐芳达表示。
成立于1993年11月的鲁新经贸理事会,是中国地方政府与新加坡建立的第一个经贸合作机制,旨在促进鲁新经贸往来及其他领域合作。25年来,在理事会不懈推动下,山东与新加坡在城市管理、金融、教育、文化、体育、口岸等各领域交流日益密切,形成了多层次合作格局。
特别在近5年,“一带一路”倡议获得包括新加坡在内的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广泛认同。而新加坡国际领先的金融业和现代服务业优势,又与山东实体经济雄厚、市场空间广阔的优势高度契合。理事会作为鲁新双向经济使者,致力推动双方经贸合作内涵不断丰富,层级不断提升,领域不断拓展。
省商务厅提供资料显示,截至去年底,新加坡在山东投资项目1539个,位居东盟十国第一位,实际到帐外资累计101.3亿美元。稳居山东对外第三大海外工程承包市场和第二大外派劳务市场,截至2018年8月,山东累计对新承包工程营业额520.8亿元,派出劳务人员8.8万人次。2017年,山东省与新加坡进出口贸易额达180亿元,同比增长26.8%。
“这对新加坡和山东而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里程碑。”徐芳达介绍,新加坡企业在山东的许多行业都取得了良好的进展,一个范例就是,新加坡金鹰集团自2005年以来已投资200多亿元在日照建立纸浆和造纸厂。除了金鹰集团,凯德集团在青岛和日照建立了购物中心;而丰树集团则在济南、青岛和烟台建立了物流设施,并在山东省其他地市寻求更多的合作机会。
“过去,鲁新间的双边交流侧重山东从新加坡引进投资、技术和管理能力,而近年已逐渐从单向投资转向双向投资,经贸合作内容也从传统的项目投资、产业园建设转变为双方共建人才交流、融资等平台。”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越来越多的山东企业,依托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优势,纷纷将其作为区域中心和海外事业基地,迄今为止已有23家山东企业在新加坡上市。双方经贸合走向高层级、深层次的战略互动。
据了解,“电子政府”、“智慧城市”已成为新加坡的治国精髓。当前,新加坡正在从“智慧城市”向“智慧国”迈进,已公布的《智慧国家2025》十年计划是全球第一个智慧国家蓝图,新加坡也有望建成世界首个智慧国。而山东正在发展“四新”经济,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促进新旧动能转换,与新加坡在科技与创新领域的合作潜力巨大。
省商务厅副厅长吕伟表示,“我们希望以此次理事会为契机,推动科技与创新领域成为双方合作的新亮点,达成更多新的合作项目,为双方交流与合作迈上新台阶发挥重要作用。”会上,双方企业积极对接项目合作,达成了一系列合作共识,其中,签署了制药、大宗贸易、智能健康、软件研发、远程教育、家政服务、第三方市场合作等11个项目协议,总投资75.76亿元人民币。
【东盟新闻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