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秀萍大使:中国—东盟关系迈入提质升级新时代
中国报道讯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中国—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5周年,与此同时,东盟也开启了第二个50年的新征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东盟关系将走向何方?东盟模式又将在21世纪的国际关系中发挥怎样的影响?10月18日,杨秀萍大使出席第三届中国—东盟青年峰会时表示:“中国—东盟关系从由成长期进入成熟期,携手迈入提质升级的新时代,面临更加难得的历史机遇,前景更加广阔。”
杨秀萍曾任首任中国常驻东盟大使、中国驻立陶宛大使、中国驻斯里兰卡兼驻马尔代夫大使,以及中国—东盟中心秘书长。在近40年的外交生涯中,她不断推进中国与相关国家在经贸、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务实合作,对中国—东盟关系有着深刻、系统的观察和研究。杨秀萍指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东盟关系发展的目标更加明确、路径更加清晰、基础更加牢固。从2013年习近平主席对印尼进行国事访问时提出的“五个坚持(坚持讲信修睦、坚持合作共赢、坚持守望相助、坚持心心相印、坚持开放包容)”,到今年5月李克强总理到访东盟秘书处时倡议的“五个伙伴(共同发展的伙伴、共建和平的伙伴、开放共赢的伙伴、开拓创新的伙伴、包容互鉴的伙伴)”,中国—东盟关系前景愈发清晰,朝着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目标,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正在持续稳步推进。
与此同时,“一个对接(“一带一路”与东盟发展战略及东盟各成员国发展战略的对接)”,“一个框架(以政治安全、经贸、人文交流三大支柱为主线、多领域合作为支撑的合作框架)”,“一张蓝图(《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2030年愿景》)”,以及“一系列机制和平台(区域层面、次区域层面和双边层面中国与东盟各国建立的全方位合作架构)”描绘出了中国—东盟关系发展的清晰路径,为中国—东盟关系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今年7月1日,杨秀萍刚从中国—东盟中心秘书长岗位上离任。在中心三年多的工作中,她发现,中国和东盟国家社会各界对中国—东盟关系的认知度不断提升,参与中国—东盟合作的意愿日益强烈。中国许多省市特别是中西部省市、东北地区都把东盟作为对外交流合作的优先方向之一,越来越多的中国高校、企业希望借助中国—东盟中心的平台,进一步加强与东盟国家的交流合作,东盟国家同样如此。“中国—东盟友好合作越来越深入人心,这将为中国—东盟关系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和坚实的民意基础。”杨秀萍大使总结道。
作为在外交战线上奋战了近40年的资深高级外交官,杨秀萍大使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巨大成就,也见证了中国40年间对世界的巨大贡献。过去近十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年均30%以上,中国向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大量无私援助,自1950年至今,已提供了4000多亿人民币援款。中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累计派出维和人员3.7万余人次,先后参加24次联合国维和行动。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国际公共产品,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其中。中国在全球各地建设的82个经贸合作区上缴东道国税费超过20亿美元,为当地创造20多万个就业岗位。未来15年,中国市场还将进一步扩大,发展将更加全面,预计将进口24万亿美元商品,吸引2万亿美元境外直接投资,对外投资总额将达到2万亿美元。杨秀萍指出:“这些是中国对亚洲安宁与繁荣的重要贡献,是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的重要助力,也是对亚太和世界战略稳定的重要促进。”
中国—东盟青年峰会创立于2016年。今年峰会主题为“东盟模式:深化21世纪的全球联系”,由北京大学东南亚协会主办。峰会的宗旨是为青年搭建一个针对中国—东盟重要区域问题进行对话与交流的沟通平台,增强青年之间的了解与共识,增进彼此间的情感和信任,让中国—东盟友好的种子在青年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并提高各国青年对中国与东盟各国多元的发展道路、对外政策和文化与风土民情的认识。
【东盟新闻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