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数据中心

许宁宁:高水平共建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

    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的前身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是中国与新加坡政府于2015年11月签订的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2018年11月,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同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共同见证两国签署《关于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南向通道”正式更名为“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New International Land-Sea Trade Corridor),成为中国西部地区实现与东盟及其他国家区域联动和国际合作、有机衔接“一带一路”的复合型对外开放通道。

  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是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以中国重庆等西部省市为关键节点向外辐射,利用铁路、海运、公路等运输方式,向南通达新加坡东盟区域,向东连接东北亚区域,向北与兰州、新疆等地的中欧班列连接,是一条贯通南北,舞动东西,有机衔接“一带一路”的复合型对外开放通道。

  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执行理事长许宁宁

  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执行理事长许宁宁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合作潜力大、空间广。近五年多来,通道建设的快速发展彰显了各有关国家增进合作的积极愿望,顺应了合作需求,为深入合作打下了良好基础,呈现出前景可期的发展势头。

  许宁宁执行理事长就高水平共建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提出有关建议:

  建议1:深耕区域合作潜力,共同打造合作亮点

  当前,区域经济循环早于全球循环。东盟是中国“双循环”经济发展对外循环的优先可行方向。

  一是借助中国与东盟30年构建的良好合作基础、借助中国与东盟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的紧密关系、借助RCEP即将生效带来的新开放发展机遇,制定和实施陆海新通道国际合作的行动计划,将“双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对外循环与比邻而居的东盟国家合作有机结合,将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融入到中国—东盟多边双边的合作之中,借势发展,为中国—东盟合作注入新活力。

  二是应将通道建设作为落实《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2030年愿景》《中国—东盟产能合作联合声明》《关于进一步深化中国—东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合作的联合声明》、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第三次领导人会议《关于澜湄合作与“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对接合作的共同主席声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和中国—新加坡自由贸易协议升级的合作亮点来实施具体行动。

  三是通过中国西部地区,实现东南亚与欧亚大陆多维度有机连接,使其成为集区域生产链和供应链联动、陆海集聚、通关效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国际贸易大通道。推进经济走廊的中泰铁路、中老铁路等运输通道建设,加强铁路、公路、港口、机场、电力和通讯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合作。各方应携手推进RCEP区域开放,这是开辟双方合作更大空间的有效途径,将双方合作大道越走越宽。

  建议2:着力加强产业合作,开发产业优势互补性

  产业是经济增长之本。

  一是在当前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的四大重点领域(金融服务、航空产业、交通物流、信息通信)展开合作的同时,通道建设应加大各有关方之间的产业合作,以加强产业合作来带动双方贸易和投资合作,以产业规划和政策的对接来找准合作的切入点,打造优势互补的产业链,促进产业升级。应充分发挥各类经济开发区、物流园区在产业合作中的优势作用。

  二是加大服务业领域合作。通道建设国内外各方货物贸易和投资合作的发展,需要增进电商服务、销售服务、会展服务、运输服务、广告服务、律师和会计师服务等,由此带来从事上述服务业务的企业和专业机构对接合作需求迫切,发展机遇增多。各方应将服务贸易合作发展作为区域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作为双方货物贸易、投资发展的重要支撑,作为合作抗疫的重要措施。

  三是坚持创新驱动,推动双方数字经济合作,有效落实《中国东盟智慧城市合作倡议领导人声明》,使更多中小微企业共享数字经济发展机遇。

  建议3:切实结合发展需求,对接工作做细做实

  对接是通道建设的基础工作。

  一是作为发散性合作的通道建设,应将与长江经济带建设、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国东盟蓝色经济伙伴关系合作等开放合作的对接工作做细做实。这需要国内各有关方通力合作,大处着眼、实处着手。

  二是对接合作应抓好“早期收获”,这需要研究透情况,照顾关切。根据中国和东盟有关国家的关切和需求开展合作,则易展开合作。应将通道建设与正在实施的《东盟经济共同体发展蓝图2025》《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2025》以及东盟有关国家的经济发展规划等东盟有关重大关切的合作内容有机结合,有关方应认真研究这些重大关切。应提出并实施澜湄合作与“陆海新通道”建设对接合作行动计划。当前,尤其要将通道建设融入到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同《东盟全面复苏框架》对接合作之中,这是双方抓住机遇、应对挑战的行动要求。

  三是加大各方商协会对接合作。在通道建设产业合作中,有关国家政府主管部门应积极吸纳商会包括行业协会参与建设。商协会拥有大量会员企业,且拥有产业上下游的商务渠道,商协会的参与可推动企业投资的配套合作。有关国家商协会应关注通道建设带来的新商机,制定通道建设中的商协会合作方案,组织会员企业对接,以规模投资提升合作效益。

  建议4:充分借助机制作用,形成紧密合作关系

  机制合作是提高国际合作水平的切实要求。

  一是在发挥好中新互联互通项目联合协调理事会(副总理级)、联合工作委员会(部长级)、联合实施委员会(地方政府层面)三级合作机制的同时,应积极发挥中国与东盟已建立的有关多边和双边合作机制,包括东盟互联互通协调委员会同中国——东盟互联互通合作委员会中方工作委员会、中国——东盟有关部长级合作机制、中国与东盟有关国家的双边联委会、中国——东盟银行联合体等的作用,将通道建设列入有关合作机制实施的项目。

  二是开展一系列对接需要各方提高国际合作水平。在对接国外方面,应争取东盟秘书处等机构的支持。充分发挥中国西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等在对接合作中的积极作用,并高质量办好西洽会。

  三是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下设有双方物流、医药、食品、建筑、科技产业、中小企业等13个合作委员会,这些合作委员会由中方和东盟十国的行业商协会领导人组成;今年4月16日,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又牵头成立了RCEP产业合作委员会,该合作委员会主要由RCEP15国工商界领导人代表组成。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愿意将上述合作委员会参与通道建设,并愿意将双方有关行业合作机制落户在中国有关省市,助力地方构建国际产业合作的聚焦点,提高产业合作水平。

  许宁宁表示,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愿意发挥作为双方对话合作机制的职能优势、20年来形成的渠道优势,积极为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合作、构建新发展格局助力。

  2021年,是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合作伙伴30周年,是中国—东盟可持续发展合作年,双方合作正展现出更加稳固、更加活跃、更大空间的发展前景。今年一季度,东盟继续稳居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双方贸易额同比增速高达26%,中国与东盟10个国家贸易中的9个国均实现了两位数增长。中国—东盟增进合作将有利于毗邻而居的东盟国家分享中国开放与发展的新红利。今年一季度东盟在华投资同比增长了60%。

【东盟新闻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