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在贵州投资的东南亚著名华商(2011/3/30)
编者按 东南亚华商经多年打拼积累了巨大财富和丰富经验,已成为亚洲最活跃的经济群体之一。同时,这些华商依托天然优势,对祖国风土人情、国家走势、发展政策等比较熟悉,具备了和国内开展经济合作的基础条件。本报记者新加坡、马来西亚之行,重点考察了这些华商的发展轨迹、经济地位以及发展走向,这对我省扩大开放招商引资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二月中旬,新年尚未过去,记者便踏上赴新加坡、马来西亚的采访旅程。在出国之前,省侨联主席吕虹曾一再提醒记者,应多关注华商。因为这对我们的招商引资很重要,这是一股巨大的外来力量。
新马华商勤奋创业
钟廷森是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总会长、著名华商、金狮集团董事局主席、掌控的集团旗下有11家上市公司。30年前投资马来西亚第一家大型钢铁厂——金狮合营制钢厂,一跃成为“钢铁大王”。旗下的“百盛百货”是首家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零售企业,自1994年开设首家店面后,目前已在中国开出了39家百货店,成为亚洲有影响力的跨国公司。
2月14日,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举行的一次全国华人各界领袖人物集体团拜会上,钟廷森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当他得知我们来自中国贵州时,非常兴奋地说,“我与贵阳已经是老朋友了,爽爽的城市是一片投资兴业的热土,我在那里的”百盛百货“经营状况非常好,不仅在繁华的中华中路开了一家,接着又在附近开了第二家、第三家。”
钟廷森祖籍广东潮阳,1943年生于新加坡。幼年的他在新加坡华文小学念书,后转入吉隆坡英文中学求学,从10岁开始学习做生意。他说,“白天上学,下午在父亲公司学习经商,父亲手把手地教。父亲艰辛创业的足迹,一直激励着我的人生。”有上一代人的经验积累,有一股子“永不言弃”的精神,钟廷森终于在商业上获得巨大成功。
【记者观察】
钟廷森的经商感悟,放大看就是新马华商成长、壮大的一个缩影。
4个新加坡人中,有3个就是华人,马来西亚华人占20%以上。当地华人有很多商会组织,是服务华商,凝聚华商的海外家园。新加坡中华总商会历史悠久,不但是本地华商华社的最高领导机构,在国际商业舞台上也享有良好信誉,同时也是世界华商大会的创办机构,并拥有广泛联系世界各地华人企业的商业资讯网站“世界华商网络”。目前拥有约137个商业团体会员和4000名商号会员,其中包括来自各行业的跨国公司、政联机构、大型金融与商业组织和中小型企业。
新马的华商祖辈大都来自福建、广东、江苏、浙江等省的沿海地区。华侨的第一代“经商”完全是生活所迫。他们多半出身贫贱,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离开家乡,到了他乡异地,上无片瓦下无寸土,只能靠自身努力。于是“钱”和“创业”成为他们的第一需要。他们依靠剃刀、剪刀、菜刀“三把刀”打天下,勤奋吃苦,拼命赚钱,做老板的决心就这样成了新马华商独特的“创业”精神。这些遍布东南亚的中国人,在各行各业中获得了惊人的业绩,尤其在经济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在东南亚更是赢得了“善于经商的民族”美誉。
东南亚的财富引擎
黄汉良拿督(马来西亚王室对国家有贡献的人所给予的一种荣誉,是一种称号或爵位),是马来西亚中国经济贸易总商会总会长,华丰行纺织品集团董事长兼董事经理,是第一个到贵州投资的马来西亚华商,在贵阳投资2亿元兴建商厦,又投资数亿元在昆明成立五杰国际学校。他是中马经贸的积极推动者,是每年一次“中国马来西亚经贸展示会”的创办者。
2月15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一家纺织品大型市场里,黄汉良十分高兴地接受了记者采访。他从布料贸易做起,开始转行开设服装集团,生产服装。“马来西亚市场小,我们尽量发展成品,出口到南美洲。”他的服装集团下设多个小公司。为了增强竞争力,他在中国广东一带设立采货据点。这样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目前,服装以中档为主,“中档风险最小,利润也不太低。”
黄汉良说:“经过一代又一代的奋斗,华商已在东南亚拥有较高的经济地位,成为东南亚的财富引擎。”
【记者观察】
在东南亚,海外华人最多的是印尼,约有170位华商拥有大财团或集团企业,约有5000多位中型以上企业老板,还有近30万经营商贸的小企业主。印尼在销售额占前20位的企业集团中,有18个企业集团为华人企业。华商已在印尼全国城乡建立了最广泛的营销网络。据统计,仅马来西亚注册的华人社团就有8000多个,这种以血缘、地缘、业缘、善缘、文缘等构建起来的纵横交错的网络,不仅是一种人际关系网络,更是一种联系广泛的商业网络。特别是各国的华商组织,会员众多,与当地各界尤其商界联系密切,对促进东南亚经贸合作作用和影响大。此外,经常在东南亚地区举办的世界性华人华侨社团大会,并把经贸合作交流作为内容之一,对华商网络的构建、强化及相互合作起到了积极作用。
在东南亚,华商拥有绝对资本优势。东盟国家“老五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印尼)素有“华人金库”之称。《2009年世界华商发展态势》统计表明,2009年,世界华商企业的总资产达3.9万亿美元,较2008年的2.5万亿美元增长了56%。其中87%集中在亚洲地区。在东南亚股票市场上,华人上市公司约占70%。香港《亚洲周刊》报道,从华商企业集团首脑拥有的个人和家族财富来看,全球华商富豪500强财富总量达3.95万亿元人民币,约折合5076亿美元,其中拥有12亿元人民币资产以上的东盟华商富豪46人,总资产为5.4万亿元人民币,占71.32%。
由此可见东南亚华商具有相当可观的经济实力。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海外华商的实力也将不断增强。在东南亚地区,华商已成为当地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大型华商企业的产业主要集中在房地产业、金融业、贸易与制造业。从国别看,新加坡外国资本在制造业占有主导地位,政府资本较多掌握了大型企业,华商则以金融、房地产、旅游业为主体。以新加坡华商为例,从事银行业的有新加坡的华侨银行集团、大华银行集团、华联银行集团;房地产有城市发展集团、花莎尼集团等。泰国华商在商业、金融、纺织、钢铁、制糖业、运输、农产品加工等都占有重要地位。
蕴含巨大合作潜力
陈文博是马来西亚宏愿理财机构董事经理,个人销售荣获五次美国百万圆桌会员资格(MDRT)及ING全国冠军,连续四年荣获国际龙奖IDA优秀主管金龙奖得主,马来西亚青年创业促进会(PUMM)的理事。
2月15日,记者在吉隆坡就如何进一步东盟加强经贸合作问题采访了陈文博。他说:“眼下加强东盟合作正逢好时机,必将有更多的东南亚华商进军中国市场。”
采访过程中,他说此刻恰逢有他一个中国好朋友叫陈文斌博士在马来西亚考查。陈文斌是中共中央党校中国市场经济研究会副秘书长。他随即拨通了陈文斌的手机电话,陈文斌在电话里对我们说:“贵州应抓住东盟自贸区发展的时机,千方百计引入更多东南亚华商,加快贵州开发步伐。东南亚具有资金、区位、市场优势,贵州具有丰富资源优势和大西南区位优势,两者相加,一定能产生更大的生产力。”
【记者观察】
盯住东南亚华商进行招商,应该是贵州引资工作的一个重点。他们有在所在国与中国两地投资的许多成功经验,熟悉中国的政治、经济制度、文化和风土人情。许多华商在投资中国的进程中,拥有丰富的人脉资源,在区域贸易投资一体化等方面发展了许多合作新模式。
福建省福清市的“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由以祖籍福清的林绍良、林文镜为代表的印尼华商倡导推动,于1987年兴办,是福清市第一块改革开放的试验田。该区已累计批准各类企业543家,总投资37亿美元,工业总产值达2746亿元。
东南亚华商来华投资,近年来层次越来越高,规模越来越大,现在多以各种“工业园”为载体,如新加坡在苏州、无锡和沈阳的“新加坡工业园”,在杭州的“新加坡杭州科技园”,在成都的“成都高新区新加坡工业园”;马来西亚在江苏通州的“江苏通州马来西亚工业园”,在宁波的“马来西亚工业园”;菲律宾在河北石家庄的“菲律宾晶牛工业园”等等。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东南亚华商更有“向西”推进的趋势。位于广西南宁的省级开发区“中国–东盟经济园区”建园以来,新进企业近百个,合同投资总额50亿元以上,实际利用外资3285万美元。由新加坡、成都各出资50%,效仿广州开发区中新知识城模式建设的项目规划已经启动,“新加坡–四川创新科技园将在今年上半年奠基,起步区建设达10平方公里。
开发大潮,热浪滚滚。我们应抓住机遇加快走出去引进来步伐,要充分利用好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加快建设的大好时机,加大面向东南亚华商的招商引资力度。同时,借助已经在贵州投资的东南亚华商的经济实力和人脉关系,以侨引侨,以侨引智,以侨兴业,提高招商引资的效率,推动贵州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
【东盟新闻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