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没有中国摩托车
最近去了趟越南,除了看风景之外,也见识了越南摩托车的壮观景象。晚上从胡志明市的十字路口望过去,是一眼望不到头的摩托车洪流。据介绍,越南是名副其实的摩托车王国,就跟当年自行车在中国的普及率一样,越南也基本上是家家户户都有摩托车,有的家庭甚至有多辆。
不过,看多了也产生了疑惑,庞大的摩托车流中似乎没有中国车的身影,基本都是他国制造,难道中国的摩托车企业竟然没有看到邻国摩托车市场的巨大商机,平白放弃了这个市场?
越南当地的导游为我解开了疑团,不是中国的摩托车企业没有发现商机,10年前中国摩托车曾一度占领了越南大半的市场,不过由于质量和售后等方面的原因,没过几年又被迫退出了。
导游是个小伙子,曾在中国留过学,中文说得相当好,所以可以比较深入地交流。据他讲,1995年左右,越南摩托车市场上主要以日本车为主,1996年开始,中国的摩托车开始进入越南市场,相比日本车而言,中国摩托车主要打的是低价牌,凭借低廉的价格,一度占领了70%以上的市场。但逐渐地,中国车的不足也开始暴露,低价伴随的是性能的不稳定。许多越南人发现,中国摩托车开了一段时间之后,往往会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而且维修起来非常麻烦。在这种情况下,越南人宁肯花一倍的价钱去买性能稳定的日本车,也不愿意买低价的中国车,一度热销的中国摩托车开始逐渐走下坡路,最终基本退出了越南市场。正应了那句话,“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回国后也上网查了些资料,中国摩托车兵败越南市场,原因也许很复杂,但越南导游眼中的低价战略伴随的性能不稳定,确实是重要的原因之一。我记得小伙子当时用很可惜的口吻说,“越南现在有八千万人口,几乎家家户户都买摩托车,假使当年中国车的性能稳定一些,这将是一个多么大的市场。而且,现在我们国家的有钱人都开始买汽车了,但目前路上开的主要是德国车、日本车和美国车,中国汽车现在也很难被越南人认同”。作为中国人,听到这话不禁有些汗颜。
由越南没有中国摩托车这件事,不禁想到了两个问题。首先,一味的价格战容易引发问题。在市场竞争中,价格战往往是采用得比较多的手段,通过低价战略,商家可以迅速占有市场份额,打开销售空间。价格战能让消费者以更低廉的价格享受到产品和服务,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价格战对消费者是有利的。但是,这里有个前提条件,必须是价廉质优,在价格打折的同时,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不能同时打折,否则,一旦消费者把低价与低质量联系在一起,哪怕是已经占领的市场也会很快丢失。
其次,如何合理有序地开拓海外市场。按照标准的经济学假设,博弈主体选择的对个体最有利的策略,却往往会带来一个非帕累托最优的结局,即在整体或社会层面上未能实现效用的最优化。中国摩托车兵败越南就是一个例子,对于单个的中国摩托车商家来说,价格战无疑是最方便的手段,可以在短期内占领市场,而产品质量和售后的不稳定,也意味着成本的下降,在价格下降的同时商家仍然能保证一定的利润空间。但对所有进入和准备进入越南摩托车市场的中国厂商而言,无序价格战引来的却是灭顶之灾。如何在拓展海外市场的过程中,避免无序和恶性竞争,无疑值得后来者深思。
中国改革开放已经历了30个年头,中国的产品和服务也越来越多地走出国门,走向全球。希望越南摩托车例子仅仅是中国商家成长过程中的一次阵痛,未来更多的国家能放心地使用中国的产品,中国产品能逐渐成为高品质的代名词。(⊙李剑锋 ○主持 于勇)
【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