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数据中心

陆路东盟崇左看 打造发展新亮点(2011/4/29)

    综合保税区是一个新生事物,是推进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新载体。在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历经一年多的建设,顺利完工、准备验收封关运行之际,如何更好地促进综合保税区的发展,是政府以及有关社会各方共同关心和面临的课题。48日,陆路东盟崇左看――首届国际商务文化(壮族歌坡)节举行期间,行业协会领导、国内众多专家学者、地方政府官员、全国各综合保税区及相关企业代表聚集崇左,围绕综合保税区的开发建设、管理运营、产业发展、监管体制创新等各方面进行交流探讨,对宣传推介和建设好、运营好、发展好综合保税区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南宁海关党组成员、副关长 吴海平――

  海关要为凭祥综合保税区做好服务工作

  综合保税区是国务院为推进区域整合试点而批准的、在保税物流业务集中的内陆地区设立的一种新型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其具有的功能和享受的政策与保税港区相同。综合保税区作为目前我国功能最齐全、政策最优惠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整合了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出口加工区等众多政策优势于一身,汇集了口岸作业、保税仓储、保税加工、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国际转口、检测维修等功能,对当地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能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目前,我国共批准设立了15个综合保税区,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是我国第4个获批准设立的综合保税区,于20081219日获国务院批准设立,规划总用地面积为8.5平方公里,其中一期建设面积1.07平方公里,包括友谊关口岸作业区、卡凤盆地保税物流加工区和配套服务区等三个功能区。友谊关口岸作业区还按照一次规划,分期建设的原则,整合了原来友谊关口岸和综合保税区口岸的功能。可以快捷办理进出口直通货物、保税贸易货物的申报、查验和放行等通关手续。

  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正式封关运作后,将与广西钦州保税港区、广西北海出口加工区、南宁保税物流中心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和保税监管场所共同形成面向东盟、连接西南、通达珠三角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保税物流体系,为区域内企业提供高效、便捷和低成本的物流服务,全面推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把广西打造成连接多区域的国际通道、交流桥梁、合作平台。同时,凭祥综合保税区也能充分利用凭祥作为中越乃至中国与东盟重要陆路边境通道的优势,通过发挥综合保税区在国际贸易、出口加工等方面的综合政策功能,将凭祥打造成为广西乃至中国与东盟开展经济合作的重要基地,以此进一步深化中国与东盟的战略伙伴关系,实现边境地区的繁荣稳定。

  南宁海关作为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的主要监管部门,将坚持在海关总署的领导和地方党政部门的支持下,加强与各方合作,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更好地发挥把关服务职能作用,为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的健康快速发展做出海关应有的贡献。

  一是进一步推进凭祥口岸大通关建设。密切与凭祥口岸各查验部门的联系配合,在依法行政、有效监管的前提下,做好服务工作,提高通关效率,营造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高效便捷的通关环境。

  二是全力支持构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保税物流体系。在现行海关转关运输监管制度的基础上,紧密依托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研究探索广西钦州保税港区、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广西北海出口加工区和南宁保税物流中心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保税监管场所之间保税货物更加高效、便捷流转的方法,进一步提高保税监管货物流转效率。

  三是加强与政府及有关各方之间的信息交换和共享。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的原则,不断推进南宁海关管理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利用网站、热线电话等多种渠道宣传法律、政策,保持政务的公开透明,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单位的信息交换和共享,共同研究解决企业在通关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中国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协会副秘书长 蒲少伟――

  立足实际 重在创新

  中国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的深圳特区沙头角,真正的发展是2000427日,国务院批准昆山等15个加工区进行试点。到20113月,中国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已经形成6种类型,一共是101个,其中广西3个。中国保税区域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了较大的规模,对于中国的对外开放和吸引国外的技术和资金,起到重要的作用。

  目前,海关特殊监管区域面临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机遇。十二五规划强调,要完善海关特殊监管的政策,引导加工企业向园区进入。同时,去年国务院的28号文件提出了关于沿海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指导意见,提到了海关特殊监管区的发展问题。如何贯彻这些指示精神和要求,对下一步推进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我觉得有三个问题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一是正确认识特殊区域的功能政策和作用,推进先行先试。根据国务院、海关总署的有关文件,上海洋山保税港区的优惠政策、监管办法等,是参照保税区、出口加工区执行的,而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的优惠政策、监管办法等又是参照上海洋山保税港区执行的。因此,在正确认识综合保税区本质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创新和先行先试去完善政策措施,引导适合的产业进区发展,是综合保税区成功的基础。

  二是从本地比较优势出发定位好功能产业,注重扬长避短。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定位主导产业,是非常关键的。前段时间我们认为,保税服务和保税物流可能是下一步沿海地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和促进沿海地区区域辐射作用的一个关键作用,中西部地区可能就是前面两个:保税加工带动保税物流,或者保税物流拉动保税加工。我觉得,凭祥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可能就是下一步在保税物流上面做好文章,同时也要关注保税加工。

  三是在监管方式上创新。中国的监管方式到目前已经10年了,如果还是沿用10年以前的模式来管理今天的两个市场,是非常不适应的,也可以说是非常不科学的。要多利用现代信息化手段,根据目前区内企业情况,实行分类管理,采取封闭围网的监管模式,帮助企业适应两个市场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副主任 吕随启――

  综合保税区跨境贸易结算的问题及对策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发生以来,美元的汇率大幅度波动,一方面它使美元的资产大幅度贬值,从而使我国的外汇储备面临巨大的财富贬值的风险,对于企业来讲,也面临汇率大幅度波动的风险。在这种背景下,我国于20094月开始实行跨境贸易结算试点,尝试用人民币进行结算。再加上其他一些原因,比如: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导致美元与人民币地位的此消彼涨、综合保税区建设与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扩展、综合保税区的发展、中国与东盟经贸往来迅速增加等,2011年跨境贸易结算有希望扩展到全国。用人民币进行跨境贸易结算,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降低贸易风险。本人认为,综合保税区跨境贸易结算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有以下几点。

  一是现在一方面对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需求在不断的增强,另一方面是外商手里缺少足够的人民币进行结算。这样,人民币升值的趋势所产生的汇率风险,决定了中国跟东盟国家的进出口商对贸易结算币种的选择,实际上也是双方定价权的较量。具体的方法有:可以采用一系列的汇率风险的防范手段来找到解决办法;尽量用本币结算,如果用外币结算的话,可以使用外汇期权、期货,择期交易等,以规避风险……

  二是目前银行间一对一的代理账户行的关系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结算时间比较长、效率比较低,不能解决双方货币投存互补的问题。因此,要建立有效的清算体系,为人民币跨境业务提供一个基本的保障。

  三是在国内的一些企业需要注意一些问题,比如可以在产品设计、品牌创造和市营销等环节,实现差异化的生产和销售,在贸易谈判中争取更大的主动权。

  四是政府应该发挥主导作用,不断加深与东盟国家多层次合作和交流。

  五是人民币的有效供给不足,是困扰东盟国家企业使用人民币的一个原因,这里面就是人民币的来源不能解决。理想的状态是:国外银行把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外商在本国可以直接兑换人民币进行交易。周边国家人民币的来源目前比较狭窄,人民币还没有实现自由兑换。

  六是中国可以进一步扩大互换协议的规模,促进人民币在境外使用的增加。

  同时,要扩大人民币在跨境贸易和投资当中的使用,要稳步推进人民币资本向下的可自由兑换。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规划建设管委会办公室副主任 李延强――

  研讨会对进一步促进综合保税区建设意义重大

  这次研讨会是在当前中央提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和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的形势下举办的一次盛会,是综合保税区设立以来举办的一次盛会。研讨会为综合保税区工作者搭建起交流经验、表达意见、畅谈建议的开放性舞台,为今后建立长效常态的综合保税区交流活动开好局、起好步。它对进一步建设好、发展好综合保税区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次研讨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收获:

  一是进一步深化了对综合保税区发展的理解和认识。综合保税区为所在地区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和层次,实现跨越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对加快实施重点区域带动战略意义重大。相信通过本次研讨会大家对综合保税区的发展使命和前景又有了一个更清醒的认识。

  二是进一步拓宽了综合保税区建设与发展的思路。在充分发挥综合保税区特殊功能和政策优惠的同时,如何适应并引领改革开放需要,如何紧密结合本地特点发展优势产业,率先探索实现创新发展,一直是我们思考的问题。演讲嘉宾的发言,为我们拓宽发展思路,具有重要启迪和指导作用。

  三是搭建了综合保税区交流平台。研讨会讨论并原则通过了《关于加强综合保税区交流合作的倡议书》,初步建立了一个交流合作机制,综合保税区之间将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和促进各自的发展。通过这次研讨会,大家交流了经验,研究了问题,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明确了方向,达成了共识。相信大家将把这次研讨的成果,运用到具体工作中,充分发挥综合保税区应有的作用和效益。

  崇左市市长助理、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建设指挥部副指挥长劳宁军――

  携手合作 共谋发展

  综合保税区是一个新的事物,是一种全新的改革探索,它是我国继开发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之后,与保税港区一样,是最为开放、自由的经济区域,但又与国外的自由贸易区有区别,其发展中需要探索研究解决的困难和问题还很多。实现加快发展,需要建立一个良好的交流合作机制。

  自20081219日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获国务院批准设立以来,我们围绕以全面服务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加快推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为主要使命、发挥陆路口岸优势、积极参与东盟及其他国际市场产业分工这一发展定位,充分吸收借鉴了一些兄弟海关特殊监管区区域的成功经验,在规划设计、征地搬迁、沟通协调、施工建设、外围保障、行政服务、筹措资金等方面创新思路,大胆采取推坡填沟造地挖洞修路架桥的办法,征地1515亩,搬迁138393人,搬迁边防营部1个,开挖100多米高的山体8座、平整3个独立山头,填整3条山谷,挖填方387万立方米,造地1000多亩,在沟壑纵横、荒山野岭的中越边境线上建起了一个现代化的综合保税区,实现了自治区人民政府提出: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建设要贴边发展、与越南互连互通,并建设中国东盟陆路边境线上最大、最便捷的口岸的目标要求,创造了移山填谷,穿山架桥,克难攻坚,争创一流的宝贵经验。目前,一期工程正待国务院联合验收组验收。封关运行后,我们将抓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加速推进等多重叠加机遇,充分发挥综合保税区的功能优势和政策优势,大力发展保税物流、保税加工、国际贸易、国际会展等产业,推动口岸经济加快发展,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经济繁荣,大力推进陆路东盟经济产业带建设。

  同时,我们也意识到,随着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的封关运行,也将面临诸多新情况、新问题。为此,迫切需要研讨会这样的交流沟通平台,寻找管理、运营等方面的解决方案。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愿意与各兄弟综合保税区一道,充分利用综合保税区的政策资源优势,加强交流合作,拓展合作领域,充实合作内涵,提高合作水平,为推动综合保税区事业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 桑百川――

  外商投资区位转移与综合保税区发展

  在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之后,关税的税率趋近于零,在这种背景下,综合保税区还有怎样的价值呢?应该说,关税税率越高,综合保税区的功能会越大、越强,关税税率如果等于零,综合保税区的功能就不存在,而作为连接东盟的陆路一个节点,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其实正面临着这样严峻的挑战。

  在挑战面前,我们要解决好未来的发展定位问题。在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行之后,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基本上完备,政府搭台建设了一个开放度最高、政策最优惠、管理最便捷的综合保税区,接下来就是市场要唱戏。谁在唱戏?从事经营的企业在哪里?我觉得凭祥综合保税区面临的难得机遇,就在于在国内外经济环境剧烈变动的情况下,沿海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大转移必将持续下去。主要原因在于沿海制造业外商投资企业占到了全国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大部分。这些外商投资主要分为这样几种类型:政策寻求型、成本寻求型、市场寻求型、资源寻求型。在四类外商投资转移规模最大或者说潜在的转移趋势企业中非常明显的,那一定是成本寻求型的外商投资。如果这些外商投资大举撤离中国市场,对于中国经济来说,将会是一种灾难性后果,甚至会引起中国经济剧烈的波动。

  中国的外商融资已经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在再就业、工商税收、对外贸易、技术创新、经济结构变迁、制度变迁等等各个方面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功能。如果沿海的劳动密集型外商投资从中国市场撤离1/10,将使得中国劳动力就业规模减少470万个岗位,全国的工商税收减少1600亿人民币,外贸投资额减少840亿美元。同时,还会使外资的技术外溢效应和带动技术进步、结构升级、技术变迁等综合功能弱化。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非常明确地作出一个判断,无论是从中央政府还是从地方来看,都不可能漠视外资的全球区位转移,不管认可还是否认,推动沿海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内移将成为一个战略性选择,地方政府已经悄然推进了这项工作,反过来促使了中央政府作出了这项决策。商务部已经在内地设立了三批承接沿海转移基地,广西也有好几个基地设立,地方政府之间也是非常感兴趣。

  我国存在着沿海和内地典型的二元结构,完全可以推动这样的转移。应该突出做大做强保税加工业务,通过保税加工业务的发展来带动保税物流、仓储以及国际中转贸易等一些功能。综合保税区建成之后,接下来入区的企业应该主要去考虑沿海产业转移过程中一些沿海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包括外商投资的企业加工贸易向区内转移,吸引他们入区发展。在吸引他们入区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可以结对子的方式,降低企业向区内转移的交易成本,政府也可以通过努力改善管理,降低园区的整个管理成本和费用。要在政策和制度上做必要的创新,吸引企业能够进入到综合保税区特别是保税加工区。

  最重要的还应该是努力控制综合保税区的劳工、土地、商业房产的成本等等,如果没有这些努力,它将缺少对沿海加工贸易企业有效的吸引力。

  海南海口综合保税区管委会工委副书记、常务副主任 戴树成――

  提高海关监管区域运营效果

  海关特殊监管区,特别是保税港区、综合保税区,无疑是中国目前开放层次最高、功能最齐全、政策最优惠的经济区域。若要使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建设和发展好,必须具备六个方面的要素: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建设必须有良好的科学布局、确定好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功能定位和产业选择、作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对地方经济促进作用的中长期战略规划和避免短期行为、明确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管理体制和管理职能、规划配套发展的腹地、有一个高水平的领导班子。

  提高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运行效果的方法很多,主要的有以下方面。

  一是给予一定的行政权和执法权。特殊监管区域的管委会,一般来说都是作为一个政府的派出机构。作为一个派出机构,这种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如果要以它的职责和权利与它相配套的话,就必须要给它一定的行政权和执法权,如果给予不足,必然影响着整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发展。这个中间牵扯到管理体制、管理职责,还有行政许可与授权等等,这些都非常重要。还有关于效应如何发挥、怎么促进、怎么服务等一系列内容,如果这些事情都处理好了,整个管委会应用起来就减少了一些摩擦,可能应用效率就大大提高。

  二是发挥好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外在效应。过去往往对海关特殊监管撬动经济发展的作用认识不足,不仅影响了海关特殊监管的发展,还影响到对地方经济带动的作用。所以应该特别思考这个问题。如何去撬动呢,如何去引导呢?路子很多,可以简单的抛砖引玉。比如可以通过政策叠加、优势互补、资源整合、功能集成,优化港口和口岸的运行方式;比如通过产业延伸的形式,引导企业到区域内其他的开发区域建立加工基地,带动周边区域的发展;比如发挥保税的政策优势,整合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服务功能,选择以贸易促服务,以会展带市场的运营模式,形成某类产品的展示、研发、批发、零售等等。

  三是在创意上做足文章。主要是根据自己的优势,策划出一批大项目来,实行定向招商,目标就是通过几个主要的产品,把它形成一个大市场、大品牌,向着这个方面去做。

【东盟新闻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