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数据中心

“10+1”到RCEP的重大飞跃

——东博会峰会为推进区域一体化增添新机遇新动能

  开栏语

  今年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立10周年,也是中国-东盟数字经济合作年。11月27-30日,以“共建‘一带一路’,共兴数字经济”为主题的第17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将在南宁举办。为深入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展示“两会”的亮点特色,展现“两会”促进广西开放发展的突出成效,即日起,本报开设“共建‘一带一路’,共兴数字经济”专栏,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推出系列报道,为盛会举办营造浓厚氛围。敬请关注。

  邕江潮涌,朱槿花开。自2004年以来,已成功举办了16届的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服务范围从中国-东盟“10+1”向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拓展。在不断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路上,“两会”充分发挥重要平台作用,助力区域内各国深化合作,互利共赢。2017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曾高度评价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已“成为广西亮丽的名片,成为中国-东盟重要的开放平台”。

  十年磨砺成果丰硕

  11月15日,正式签署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具有划时代意义,不仅诞生了目前全球体量最大的自贸区,还将重塑全球经贸规则和格局。

  RCEP成员国包括东盟10国与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总人口达22.7亿,GDP达26万亿美元,出口总额达5.2万亿美元,均占全球总量约30%。其中,东盟10国在RCEP中居于主导位置。

  早在RCEP发起前,中国与东盟成员国已经有了良好的互动,成立于2010年1月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就是最好的合作范例。

  10年磨砺,成果丰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10年来,有效推动了区域内的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中国与东盟进入了经贸合作的黄金时期,双边贸易额从2010年的2928亿美元增长至2019年的6415亿美元。截至2019年底,双向投资额达到了2230亿美元,总体结构趋于平稳。东盟不仅在去年一跃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更是在今年逆势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10年来,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经济融合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已提升到更高水平。澜沧江-湄公河、中国-东盟东部增长区等次区域合作正蓬勃发展,经济走廊建设取得进一步突破,深化“一带一路”倡议同东盟发展规划对接,稳步推进互联互通项目,助力地区联通和发展提速升级。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已成为全球最具活力的自由贸易区之一。

  越南驻南宁总领事馆总领事黄玉荣表示,RCEP的签署将对经济全球化发展带来很大的推动作用,也将使东盟与中国的经贸交往迎来一个更积极发展的时代。

  量身定制 搭建平台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10年来,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成绩斐然,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为中国-东盟全方位合作搭建了重要平台。

  在中国约7000个展会中,唯一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为主题的东博会,自17年前诞生之日起,从展会主题到内容设置无不紧扣自贸区建设的目标和任务,促进中国-东盟经贸合作不断加深,贸易畅通拾级而上。东博会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量身定制”:展览内容设置具有鲜明的中国与东盟特色,从货物贸易、投资、服务贸易到国际产能合作、跨国园区建设、跨境金融创新等,不但集中了11国的企业、商品、项目、资金等方面的信息,而且反映出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和行业特点,符合企业开拓自贸区大市场的需求。东博会把进口与出口相结合,突出进口特色,是东盟商品进入中国的便捷桥梁,主场馆境外展位比例近40%,在国内展会中处于前列;把投资和引资相结合,突出“走出去”特色,成为中国企业投资东盟的专业平台,孵化了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中马“两国双园”等重大项目;把技术合作和服务贸易相结合,使双边经贸合作从货物贸易、投资合作向服务贸易、技术转移等领域拓展。

  紧扣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启动、建成和升级版各阶段和进程,东博会畅通了贸易投资渠道,务实推动“一带一路”经贸合作。《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强调继续发挥东博会等平台的作用。东博会邀请中国铁路总公司、中国中车公司等一批具有产能优势和“走出去”实力的企业参展,搭建了面向东盟的国际产能合作政策阐释平台、产业对接平台、信息服务平台。围绕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组织我国沿线省区市与东盟国家在经贸、农业、多式联运、冷链物流等方面进行对接,助力共建共享陆海新通道。专门设置“一带一路”国际展区,邀请沿线国家担任特邀合作伙伴,从服务“10+1”合作延伸到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使沿线企业和民众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

  峰会作为区域间的重要国际合作机制之一,坚持加强域内工商合作,在发挥贸易投资促进、跨境电商、机制建设、商事法律纠纷解决服务等功能作用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峰会框架下的东盟国家领导人与中国企业CEO圆桌对话会,自2009年创办以来成功举办了11次,促成中国企业在越南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新加坡泰国东盟国家达成一批重大合作项目,推动双边经贸合作项目逾665亿美元,项目涉及金融、能源、基础设施、工程、物流、科技、教育、农业、旅游等领域,有效推进中国与东盟相关国家重大合作项目的实施。峰会已成为目前中国和东盟国家之间商务与投资领域规格最高、影响最深的国际会议,成为中国与东盟国家最高级别的工商界盛会。

  首届“两会”举办之后,2004年中国-东盟贸易额突破1000亿美元;2007年提前3年突破2000亿美元;2019年达到6415亿美元。前16届“两会”共有83.2万名客商参展参会,达成了一大批投资合作重大项目。

  与此同时,作为服务RCEP建设的平台之一,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在推动RCEP和“一带一路”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长期从事“一带一路”与中国-东盟研究专家、党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黄志勇研究员指出,以RCEP谈判启动为契机,2013年的第10届“两会”首次举办“10+6”企业家交流会,中国与东盟10国、澳大利亚、日本以及韩国等RCEP国家相关企业代表参会,共商合作。在此基础上,“两会”建立起中国与东盟国家、其他RCEP国家以及更多区域外国家之间政治、外交、经贸、人文等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交流渠道,不断深入推进、务实服务RCEP合作。

  全新平台 更大助力

  当前,全球经济增速放缓,贸易保护主义盛行,中国与东盟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实现逆势增长,彰显了双方经贸合作的韧性与潜力。而RCEP的正式签署,不仅是经济贸易全球化进程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更是中国与东盟和区域伙伴更加紧密合作关系的有力证明。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RCEP也将成为“十四五”新时期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助力中国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在这样的背景下,将于11月27-30日在南宁举办的第17届“两会”意义重大,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中国商务部亚洲司司长彭刚表示:“中方希望与东盟方共同努力,充分利用好东博会这个重要的经贸合作平台,充分释放中国-东盟自贸区政策红利,拉紧贸易投资合作纽带,使更多的企业和民众收获实实在在的利益,为后疫情时代区域经济快速复苏做出更多努力。”

  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执行理事长许宁宁参与第一届“两会”最初筹备的有关工作并出席了每一届“两会”。他说,近些年来,我国与东盟进出口额、投资快速增长,这为我国参与RCEP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建议各方“利用好每年举办的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平台。”

  “广西应该抓住RCEP建成的契机,争取中央支持,打造‘高阶版’的东博会、峰会,进一步提升专业化、国际化、品牌化、信息化水平,更好地服务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和‘一带一路’建设。”黄志勇认为,要把握重大机遇,积极推动中国-东盟博览会升格为中国-东盟博览会暨RCEP博览会,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功能定位从以中国-东盟区域为主拓展到中国-东盟与RCEP区域上来,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实现新的更大作为。

  围绕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本届东博会增设粤港澳大湾区、“三企入桂”、北部湾门户港、公共防疫及卫生展区,扩大陆海新通道、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展区规模,围绕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建设优化金融展区。此外,不断优化展品结构,突出以进口为特色,搭建东盟国家商品进入中国的桥梁,继续设置东盟商品展区,展示东盟各国的优质商品,扩大更多外国商品进入中国市场的商机。

  会期将举办纪念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10周年系列活动以及相关双边活动,包括举办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建成10周年专题论坛,展现自贸区成就,展望合作趋势与前景;举办中缅、中菲、中泰3场建交纪念活动等。

  同时,东博会将加大力度服务RCEP建设,设置“一带一路”国际展区,以特装形式展示包括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RCEP国家投资信息、特色商品等,并举办系列投资贸易促进活动和交流活动、邀请RCEP国家参会等。

  峰会框架下的第11届中国-东盟商界领袖论坛,将以纪念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10周年为主线,邀请中国和东盟国家政府官员、工商会负责人、企业家代表共同回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建成10年来的经贸合作成果,探索疫情新常态和疫情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经贸合作的新领域,研究如何进一步优化中国-东盟供应链,深化数字经济和电子商务合作,助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不断提质升级。

【东盟新闻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